网站地图 | 登录 | 注册 | 投稿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实践 > 社会实践 >

千年耀瓷,窑火不熄:陕西科技大学开展拾遗计划社会实践活动

来源:陕西科技大学拾遗计划实践团 编辑:小萱菜奈 时间:2023-07-26
导读: 千年耀瓷,窑火不熄。团队抵达当天在铜川市区,开展街头采访和问卷调查,针对本地市民对耀州窑的了解程度、传承意愿等方面展开广泛调研,希望调研成果能为耀州窑的推广及政府相关部门的传承保护、开发利用工作提供参考。...



耀州窑非遗之旅,文化传承路上行!

为“聚焦非遗传承,助力乡村振兴”,陕西科技大学拾遗计划团队于2023年7月23日前往铜川市开展为期7天的“千年耀瓷,窑火不熄”暑期实践活动。


图片 1.png


深入群众搞调研,分析数据明方向

一位退休老教师说到:“耀州窑是我们铜川的一张名片,我们家的碗就是耀瓷制品,希望你们能在铜川感受耀瓷的魅力,真正喜欢上耀州窑。”一位退休煤矿工人说到:“听说过耀州窑,但没有过多了解,我所从事的行业与耀州窑没有过多关联。”

团队抵达当天在铜川市区,开展街头采访和问卷调查,针对本地市民对耀州窑的了解程度、传承意愿等方面展开广泛调研,希望调研成果能为耀州窑的推广及政府相关部门的传承保护、开发利用工作提供参考。


图片 6.png


实地探访产业园,参观考察生产线

7月24日,“拾遗计划”团队来到耀州窑文化旅游产业园。团队成员通过讲解员的介绍了解到产业园区以“耀州窑文化”为核心,打造“陶瓷+文旅+研学+休闲”的产业发展新格局、新模式。

走进耀州窑瓷器展厅,团队成员了解到耀州瓷在保留传统技艺与实用性的同时,对器型、纹饰、釉水等进行创新。在艺术家工作室,团队成员现场观看以孟红娟老师为代表的艺术大师们进行瓷器的雕刻,他们将传统技艺与现代潮流元素相结合,助力耀州窑发展与传承。随后,团队成员来到半自动化制瓷车间,现场感受从炼泥、拉坯、雕花、施釉到烧制的制瓷全过程。其中,在雕花环节,利用电脑设计纹样,激光迅速雕刻成型,机械化大批量的生产大大降低制瓷成本。


图片 9.png


图片 10.png


图片 7.png


座谈交流拓思路,签约授牌建基地

7月24日下午,团队成员与耀州窑文化旅游产业园文化基地管委会领导进行交流。文化旅游局庞局长首先对团队成员的到来表示了欢迎,并带领团队成员参观中国陶瓷艺术大师孙若鹏先生工作室。

随后,团队成员对庞局长进行了采访,他从以下三个方面向我们介绍关于耀州窑发展现状及产业未来的前景规划:一是从人员结构、历史渊源、经济角度等多方面分析耀州窑目前发展缺乏动力的原因,并对团队的实践调研给出一些建议;二是坚持以“学”为核心的“产学研”模式,打造工业文化平台,实现企业生产市场化,同时推进先进陶瓷与文化旅游两大板块,区分传统耀州窑和机械流水线,建立多渠道销售平台;三是在以往基础上加大与高校合作力度,打造陶瓷专业、陶瓷学院,培养专业人才,接力非遗传承。

同时,他对当代大学生提出建议:思想上重视传统文化,深入了解文化背景;实践上鼓励大学生敢于创新,为耀州窑产业注入更多新鲜血液。团队成员也纷纷表示会积极参与研学,提供志愿服务,为耀州窑的发展贡献青年力量。

图片 16.png

最后,“拾遗计划”实践团带队老师代理与文化旅游局庞局长签订了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协议并举行揭牌仪式。

图片 17.png


责任编辑: 小萱菜奈
【扫描二维码·分享本页面】
  • 关于我们
  • 版权说明
  • 服务协议
  • 我要投稿

  • Copyright © 2010-2021 陕西大学生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陕西大学生网 - 陕西大学生网通讯社运营的高校新媒体
    陕ICP备15014909号-3

    陕公网安备 61019702000276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