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农村物流,共创美好生活”西安邮电大学社会实践队开展农村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加快构建集约高效、双向畅通的农村物流体系,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支撑。西安邮电大学“服务农村物流,共创美好生活”暑期社会实践队走进汉中市汉台区、南郑区黄官镇等地开展了一系列调研活动,立志把青春挥洒在祖国需要的地方。
参观革命遗迹,探寻红色革命精神
“散沙枉多四万万,热度只有五分钟!中国不亡非天理?午夜徘徊心如焚。”这是何挺颖在面对当地一些丧失民族气节的悲观论调时写下的诗句,这位英勇的战士为共产主义事业献出了宝贵的生命。7月13日,实践团队来到何挺颖故居参观学习,团队成员仿佛穿越到那个激情澎湃的年代,感受何挺颖坚定的信仰与不屈的斗志,随后团队成员一齐在何挺颖故居的党旗前进行庄严入党宣誓。
团队在何挺颖故居参观学习
团队成员在何挺颖烈士故居前对党旗宣誓
随后团队成员们肃穆地走进何挺颖烈士的墓园,沉重而庄严的氛围笼罩在空气中,心怀敬意,静默地踏上前去祭拜的道路。寻找着何挺颖烈士的墓碑,金色碑文闪耀着日光的照耀。团队成员在墓前静默两分钟,向着烈士墓三鞠躬,回望历史,思考现在,展望未来,将何挺颖烈士的精神铭记于心,传承下去。
团队成员祭拜何挺颖烈士
7月14日,团队来到了川陕革命根据地博物馆,这里承载着中国共产党在艰苦岁月中奋起反抗的壮丽传奇。团队成员在导游的讲解下近距离接触到那段峥嵘岁月的红色史诗,通过展览与文物,传递了革命先辈们的无私奉献。导游带领团队成员到几位英雄简介前道:“北有狼牙山五壮士,南有西河崖九壮士。”展馆内设有“血染西河崖”的资料以及雕像,展示了壮士们英勇就义之举,引发实践团队成员无限敬仰之情。
团队成员跟随讲解员在川陕革命根据地纪念馆参观学习
团队成员在川陕革命根据地纪念馆
红色文化彰显革命精神。红色革命精神强调团结一致、集体主义与奋斗精神,这与物流行业对从业者的素质要求一致。实践团队希望通过弘扬红色革命精神,助力当地农民建立高效的物流网络,帮助农产品流通以及市场销售,助推乡村经济繁荣。
了解特色产业,助力传统工艺与现代物流融合
藤编,没有繁复的技艺,也没有浪漫的情调,但是其淳朴的气质与韵味展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极致情怀。黄官镇的藤编历史悠久,被誉为陕西的“藤编之乡”。7月18日,实践团队有幸参观了汉中市南郑区黄官镇的鑫豪藤叶有限公司,并体验了编织藤椅的过程。
团队在黄官镇特色产业鑫豪藤编公司参观学习
团队成员学习藤编技艺
团队成员在与公司创始人徐德中的访谈中了解到,徐德中先生通过自己不懈努力成为著名工匠,创办公司后通过采用“党支部+集体经济+贫困户”的模式,帮助当地村民增加收入。据公司负责人段婷婷所说:“现在推广传统技艺越来越侧重新媒体平台,选择好的物流模式对于企业降本增效非常重要。”
团队成员采访鑫豪藤编创始人工匠徐德中
随后实践团队前往黄官镇制衣厂,这是一家年轻的乡镇企业,其产品远销欧洲、日韩等国家,给黄官镇的乡村振兴带来了巨大活力。制衣厂车间忙碌而有序,裁切,熨烫,缝制……一块块布料在制衣工人们的巧手下很快就变成了质量上乘的锦衣华服。不久之后,这批衣物将搭上中欧班列的快车,前往欧洲丹麦。团队成员将所学国际物流知识与制衣厂工作人员进行了交流研讨。
团队成员参观学习工厂制衣流程
制衣厂负责人向团队介绍工厂情况
田间地头劳动,破解农产品出村进城难题
实践团队前往南郑区青树镇下地劳动,体验种养结合循环农业新模式。团队的到来不仅为稻田注入了新的活力,更为团队成员自己的成长与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会。在这里,团队成员从实践中学到了耕作知识和农业技能,增长了见识和阅历,亲身体验了农田劳动的辛苦与艰巨,更加深刻地理解了农民的付出与奉献。团队成员还与当地的农业合作社进行交流沟通,了解农产品产地仓建设相关的物流信息。
团队成员在青树镇参观学习稻田养鱼特色农业
浮云片片,碧水涟涟,莲叶田田,荷花皎皎,实践团队前往南郑区涟水镇荷花畔进行参观学习。实践团队成员们怀着对自然美的向往和对文化传承的热爱,深入了解了荷花的生态特点、种植方式以及艺术审美价值。团队成员与当地种植户进行了全面交流,探讨深度开发鲜荷花、莲子、莲藕、藕粉、荷茶等产品的可能性,以及如何将产品通过三级农村物流体系远销中外。
团队在涟水镇荷花畔参观学习
团队成员与当地种植户交流探讨
拜访行业骄子,向全国劳模学习物流精神
日光和煦,团队成员们在汉中市快递协会有序入座,迫不及待地等着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的物流劳模罗明分享自己的工作经验。“没有捷径,就是多练、多想、多总结。”这是罗明对自己拥有高超物流技能的回应。
虽已从事物流行业十余年,但团队成员丝毫没有从罗明脸上看出一丝倦怠,反而在罗明的脸上看见了对物流无比的热爱。罗明说:“末端配送不只是一份工作,经常看到老人收到外地子女寄来的包裹后满脸喜悦,我为能帮助到有需要的人感觉很开心,这也是支撑我坚守一线岗位十几年的重要原因。”“有很多人问我一线工作还会做多久,我想我会做到搬不动为止吧。”
听完罗明的分享,团队成员小董好奇发问“请问罗委员,您见证了我国物流行业的繁荣发展之路,目前发达的物流科技对您的工作有什么影响吗?”罗明听后爽朗地答道:“新技术的广泛应用显著提升了物流配送效率,也大大降低了我们一线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物流行业的蓬勃发展与每一位从业人员息息相关,无论是基层配送人员还是高科技研发人员,都是物流发展的重要参与者。你们作为即将步入社会的物流人才,争取为行业科技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劳动模范罗明与团队成员分享工作经验
为增强学生们的实践能力,为社会培养更符合时代特性,更了解行业发展状况的物流人才,西安邮电大学现代邮政学院和汉中市物流快递协会共同建立了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为西邮学子提供更多接触物流基层工作的机会。该实践基地为西安邮电大学现代邮政学院的学生提供了一个实践学习的平台,学生们可以在这里学习到物流行业的基本知识和专业技能,并通过实践活动加深对物流工作的理解和认识。通过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学生们将能够与实际工作环境接轨,提前适应行业需求,增强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力。同时,该基地也为汉中市物流快递企业提供了更多青年人才的展示和选拔平台,有助于行业人才培养和注入新鲜血液。
西安邮电大学现代邮政学院和汉中市物流快递协会将共同持续改进和完善实践基地的建设,提供更多优质的实践项目和机会,为学生们的职业发展和社会贡献搭建坚实的桥梁。这一合作举措也为其他高校和行业协会搭建了一个有益的合作参考模式,促进了产学研结合,推动了实践教育的深入发展。
西安邮电大学现代邮政学院谢院长和汉中市物流快递协会签约建立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
在此次实践活动中,团队成员切实感受到农村物流发展面临的难题,学习到了很多书本里接触不到的知识,进一步加深了团队成员对物流专业的认识与热爱。团队成员深入基层,学以致用,利用自身专业知识服务基层民众,用实际行动践行了当代青年应有的责任与担当。大家纷纷表示,未来会更加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夯实基础,为推动乡村振兴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