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师学子三下乡 实践纪实:第四站——旬阳市铜钱关镇天宝寨村!
7月21日陕西师范大学乡村振兴调研团开启三下乡第四站——旬阳市铜钱关镇天宝寨村。调研团队此次采访到两位投身乡村振兴的返乡创业带头人。
一位是旬阳市富兴生态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陕西鑫绿林生态养殖有限公司、旬阳市天成志远劳务扶贫有限公司、陕西云水客栈农旅融合发展有限公司、陕西竹海驿站农旅融合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铜钱关镇商会会长,天宝寨村村党支部书记屈政策同志。为了生计,他曾和妻子收过废品、开过饭馆、办过超市,2012年他毅然返乡,扎根铜钱关,利用得天独厚的山林资源发展林下养殖,2016年全面脱贫攻坚战打响,他成立富兴生态养殖专业合作社,引导贫困户种植有机玉米、小麦、黄豆,养殖土鸡等,通过“造血式”扶贫模式和“公司+合作社+贫困户”的帮扶带领当地多户贫困户实现脱贫“摘帽”,走出一条适合当地发展的乡村振兴之路。作为青年党员,他表示:“无论什么地方,都要舍己奉下,要为群众办实事,要有付出的精神。”
(图为天宝寨村党支部书记、陕西鑫绿林生态养殖有限公司屈政策同志接受团队成员采访 陕西大学生网通讯员 赵辛叶 摄)
另一位是旬阳市人文学会慈善工作部部长、旬阳市乡贤会副会长、陕西鑫宝葫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总经理、2016年“中国好人”杨厚根先生。从架子车到自行车再到小汽车,变了的是人生的处境,不变的是善良的心境。给贫困受饿的人送去生活物资,给夜晚行路的人照亮前方路况,给流落街头的人提供一处居所,给孤寡病残的人送去温暖关注……从泰山庙到铜钱关再到赤岩镇,两河三山,方圆百里,他走到哪把善行的种子播到哪。他心地善良,更心系家乡人民,2016年受到家乡召唤,他毫不犹豫放弃西安优渥的生活回到大山深处建设家乡,发展家乡。提到自己的事业,他表示想把大山深处建成产学研一体生态园区,带动村民致富的同时提供更多的教育价值和社会价值,也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影响、带动更多人关注农村现状、投身乡村振兴,他表示:“这是上天赋予我的使命,我就希望能为社会传播一些重要的东西,人在生活和生命中最重要的东西,我想这是我的一个责任”。
(图为2016年“中国好人”、陕西鑫宝葫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杨厚根先生接受团队成员采访 陕西大学生网通讯员 黄廷玺 摄)
陕西师范大学乡村振兴调研团在旬阳市铜钱关镇天宝寨村进行了深入研究学习,屈政策同志和杨厚根先生心系家乡、无私奉献的精神令团队成员无一不为之动容,同时返乡创业带头人的成功经验激励更多青年投身乡村、扎根乡村,在乡村振兴大舞台展现青春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