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性润初心,教育砺使命:西建大学子三下乡实践纪实
伴着炎炎夏日的一抹清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理学院赴陕南三县“助力乡村振兴,关爱留守儿童”暑期社会实践团的四名成员前往汉中市留坝县进行实地调研。
在前往留坝县的途中,团队成员路经了前几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汉中市考察的第一站—汉中市博物馆。为更好地了解汉中历史文化,团队成员当即决定在抵达留坝县前,先前去拜访这蕴藏着汉风汉韵的汉中市博物馆。
汉中市博物馆依古汉台为址而立,由自南而北逐级升高的三个院落组成。馆内设有石门汉魏十三品、古堡斜栈道、汉中汉代史迹等多种专题陈列。
刚到汉中市博物馆的门口,一座宏伟的楼阁便已越过古汉台的大门,闯入了团队成员们的视线,这便是“汉水东流几千里,秦云北望第一楼”的望江楼。但是随着汉中市的发展,在望江楼上已然看不见汉江了,楼阁内部也被改造为了汉中市博物馆的馆藏宗教造像陈列室。
图为汉中市博物馆古汉台入口。通讯员 成旭镔 供图
在参观完望江楼以及门前种有几株古汉桂的桂荫堂后,团队成员来到了石门十三品陈列馆,馆内陈列着1967年修筑石门水库时,从石门隧道内外凿迁抢救的十三方精品摩崖石刻,号称“汉魏十三品”,是国家第一批重点保护文物。
图为团队成员正在参观石门十三品陈列馆。通讯员 成旭镔 供图
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汉中市博物馆时就指出,文物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要发挥好博物馆保护、传承、研究、展示人类文明的重要作用,守护好中华文脉,并让文物活起来,扩大中华文化的影响力。
今天,当团队成员走进展馆,仰望这十三方巨大的石刻时,不由地就会想到几十年前,在当时那么艰苦的条件下,前辈们为了守护好中华文脉而做出的种种努力,是我们难以想象的。作为时代新青年的我们,定要将习近平总书记的话牢记于心间,不负期许,奋勇向前。
8月2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理学院赴陕南三县“助力乡村振兴 关爱留守儿童”暑期社会实践团的四名成员走进汉中市留坝县,走访当地村民和旅游游客,了解近年来乡村发展态势。
青山霁后云犹在,画出东南四五峰。留坝县凭借“毗邻群山、旅游资源丰富”的独特区位优势,努力建设自身旅游设施,发展与养生农家乐相结合的绿色旅游产业,以刺激农村经济发展。
留坝县人们在发展绿色旅游的同时,还开始打造属于自己的文旅设施,为旅游产业注入文化内涵。依托实际情况,留坝县选择打造“隐居田野”的文化IP,并且初具规模。
留坝县政府集中资源打造“山坡上”文创集群,让游客们在居住舒适,出行方便的同时,享受纯正的田园韵味。文创集群的建设相当成功,每年都能够吸引络绎不绝的游客来留坝享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田野隐居生活。
图为留坝县沙盘地图。通讯员 成旭镔 供图
留坝县民生建设与旅游建设齐头进行,在打造旅游景点的同时,加大资金建设民生设施以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保证参与建设的县人民与旅游游客都能够享受到乡村产业发展的成果。
图为留坝县桥梁外观。通讯员 成旭镔 供图
留坝县致力于在加强建设旅游产业发展经济与保障人民生活质量之间寻找平衡,使游客在体验到宾至如归感觉的同时,保证人们的日常生活不会受到太大影响。为此我们采访了本地居民以及外地游客有关于交通,民生,旅游体验等方面的问题。对此双方均给予了较高的正面评价。
据受访的当地居民所说,如今的留坝县相较于二十多年前的留坝,可谓是日新月异,县城环境更好,生活质量更高,当地政府也在努力平衡好大力发展旅游业的与保证好当地居民生活质量之间的矛盾。
图为团队成员正在采访当地居民的生活情况。通讯员 杨锦洺 供图
放眼当下中华大地,美丽乡村建设新曲正酣,乡村振兴前景无限。一位位劳动者们正在挥洒着智慧与汗水,为了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的提升而努力。沐浴着乡村振兴发展的时代新风,一幅幅美丽迷人的乡村壮美图景早已擘画开卷。中国人民共产党在为人民服务的道路上永不止步。
8月3日上午,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理学院赴陕南三县“助力乡村振兴 关爱留守儿童”暑期社会实践团的四名成员前往参观留坝县党性教育基地,学习当地的红色精神和感悟当地的历史文化。
留坝县,是一座具有深厚历史底蕴,灿烂革命文化的山中小城。这里曾上演武王伐纣,幽王伐褒,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等诸多历史故事,留下了历代官宦文人光耀千秋的诗篇。这也是一方红色的土地,壮士起义投红军,民先队宣传抗日,进步青年奔赴延安,江口党小组成立,留坝人用勇气和汗水了光昭日月、可歌可泣的壮丽革命史。
进入基地,讲解员从古代留坝、民国时期留坝、社会主义改造与建设时期、改革开放现代化建设时期以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个时期介绍了留坝的发展历程。
图为讲解员在讲解民国时期的留坝县。 通讯员 杨昊 供图
留坝的民族情节是深厚的,在西北联大南迁的时候路经留坝,联大师生收到了留坝人民的热情招待,在住房不充足的情况下,允许女同学在张良庙中留宿,打破寺庙禁忌。
图为档案馆内西北联大南迁的照片。通讯员 杨锦洺 供图
留坝的革命斗争是热烈的,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留坝人在当时县委书记的筹备下,积极募捐钱和物资支援朝鲜前线,志愿军战士唐茂修、张文艺、冯景顺等十多名留坝籍志愿军在朝鲜战场英勇战斗、光荣牺牲。
图为档案馆内解放军跨过鸭绿江、民众积极捐献物资的照片。通讯员 杨锦洺 供图
留坝县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中,深刻领悟习总书记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留坝县委、县政府以“宁愿不要GDP,也要守住这篇绿水青山”的责任与担当,建立了最严格的生态保护措施,持续推进精美留坝,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程,被环保部授予全国首批“两山论”实践创新基地。实现了“城在林中、路在绿中、居在园中、人在景中”的美丽蝶变。
图为留坝县居民们正在闲暇时散步。通讯员 成旭镔 供图
留坝县在大力发展经济建设的同时也加强对教育的重视,留坝县中学初一年级开始单设足球特长班,制定计划进行训练并修建标准的足球场。留坝县大力推进校园足球的发展,已经形成了独居特色的教体结合“留坝模式”,打造出了“北有志丹、南有留坝”的校园足球名片。足球教育的成果显著,在2023年高考中,凭借足球教育的优势,使得更多的同学步入大学的校园,获得更多的人生选择。
回顾了留坝数千年来风雨兼程的峥嵘岁月,感知了先辈们不屈不挠、战天斗地的奋斗史;了解到留坝人民忠诚于党,艰苦奋斗干事业的初心与使命。正是前辈们不怕流血牺牲、前赴后继的卓绝奋斗,才换来了留坝如锦似画的今天。忆往昔心潮澎湃,感慨之余豪情满怀,更激励着后继者们干事创业的激情和斗志!
图为团队成员在留坝县党性教育基地的合影。通讯员 成旭镔 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