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 登录 | 注册 | 投稿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实践 > 实践总结 >

西安工业大学学子三下乡:寻访周至文旅,助力乡村振兴

来源:西安工业大学 编辑:王松 时间:2023-08-02
导读: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2023年7月11日,西安工业大学“三下乡”实践团赴周至县以“寻访周至文旅,助力乡村振兴”为主题开展调研。 7月12日,实践团首先去到了周至水街沙沙河景区,又名周至沙河湿地公园。实践团团队成员跟随导游...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2023年7月11日,西安工业大学“三下乡”实践团赴周至县以“寻访周至文旅,助力乡村振兴”为主题开展调研。

7月12日,实践团首先去到了周至水街沙沙河景区,又名周至沙河湿地公园。实践团团队成员跟随导游参观周至最为出名的“烟火巷子”,也在考察调研的过程中从当地人口中了解到周至水街前身原本是周至县城南的一条自然河道,名叫沙河。随着工业时代的发展,人类对自然环境的破坏,河道的水渐渐干涸了。居民也将生活生产垃圾随意向河道倾倒,渐渐的这条河道变成了臭气熏天的垃圾堆放点,地下水源也受到严重污染。2012年,后来在政府的支持下,水街进行动工改造,历时两年时间旧貌换新颜,变成如今美丽迷人的江南水乡。周至水街不仅成为全国游客的旅游目的地,同时也成为了周至本地居民的生态公园。

8c70ebb7f5585e0525b7d6e48727126.jpg

图为水街景区 通讯员 王松 摄

7月13日下午,实践团来到了秦岭四宝科学公园,团队成员在这里近距离的观察到了野生动物日常生活环境与饮食方面,通过与工作人员交谈得知这里曾救治过许多野生动物,因此秦岭四宝科学公园是陕西省唯一的珍稀野生动物保护基地,在讲解员介绍下实践团了解到该公园是在秦岭大熊猫研究中心已有饲养繁育设施基础上,由陕西秦岭生态与生物资源保护、秦岭大熊猫繁育基地和朱鹮异地繁育基地三个项目改扩建而成,主要职责有珍稀野生动物的救护、饲养繁育、科普教育和科学研究。

582e8de70b2cf2d547fc25d9cef5ce6.jpg

图秦岭四宝科学公园里熊猫正在进食 通讯员 陈乐 摄

029454034eb354d08364591fecad656.jpg

图秦岭四宝科学公园合影 通讯员 王松 摄

两天的行程,实践团也感受到周至县拥有优美的自然景观、丰富的民俗文化和深厚的人文历史,但就目前开发进度而言,大量优质旅游资源“养在深闺无人识”,“秦岭四宝”特别是世界仅存的棕色熊猫,外地游客知之甚少。同时,全县旅游吸引点虽多,但休闲娱乐项目偏少,少数点位游人火爆,但对经济带动作用有限。所以应当加大宣传力度改善交通条件,在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结合方面,尽量规避传统的“圈地造城”方式,以自然为文化的载体,以文化为自然的升华,打造人文自然充分融合,相辅相成的旅游基调。同时于打破传统思维,敢于提出新概念,推出新模式,开启周至旅游产业新气象。


责任编辑: 王松
【扫描二维码·分享本页面】
  • 关于我们
  • 版权说明
  • 服务协议
  • 我要投稿

  • Copyright © 2010-2021 陕西大学生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陕西大学生网 - 陕西大学生网通讯社运营的高校新媒体
    陕ICP备15014909号-3

    陕公网安备 61019702000276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