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三下乡:现代化基础农业调研
西安的夏天是酷热难耐的,强烈灼热的阳光有时就是对于向阳勃发的作物来说都过于“热情”,农民们大多养成了早上六点左右到地里劳作,九十点回到家中吃早饭,下午四五点继续回到地里忙碌的习惯。
代寨村位于白鹿原白鹿仓附近,紧邻西安市灞桥区,是蓝田县西部的孟村镇下属村落。据悉该村有耕地341亩,人均耕地2.26亩,有农户189户,其中农业户口151人,劳动力75人,实际从事农业的人口仅69人,且年龄均大于50岁。
实践团成员于7月21日早上八点来到代寨村开展调研。首先采访的是一位年近七旬的奶奶,据她所述,她现在已经不再种小麦,而是将耕地全都租给承包商。关于租金方面,奶奶讲到,这片的土地根据承包商的评判标准大致可分为三档,第一档,每亩地每年可获得1500元的租金,并且1500元已经是她已知的承包商给出最高的价格;第二档,每亩地每年的租金在1000-1200元左右;第三档,每亩地每年的租金则在500-800元。承包商依据田地的肥沃程度、位置、耕地的形状等对地进行分档。在谈及土地承包的租金方面问题时,奶奶表示希望每亩地一年的租金能在1500元左右。
第二位受访者是一位正在自家院落里搅拌农药的大伯,从他这得知当地主要是以种麦为主,闲置的田地,大多数村民选择承包出去,而承包商大多选择种植果树。大伯表示,种地所需的种子、农药、收割、运输等成本极高,光种植小麦所花费的化肥,每亩便需200元左右,再加上使用收割机收割麦子,一亩地就要100元。尤其今年遭逢天灾,本来长势极好的小麦,偏偏遭逢连月的大雨,部分小麦还未完全成熟便发芽了,有的直接发霉,烂在地里。“虽然有收割机帮忙抢收,但一亩地的收成较往年仍减少了将近三分之一,往年一块二的麦子,今年直接减到八毛,最近才又涨到一块”,大伯低头,看着手上的活叹息道,半晌无言。
图为实践团成员向农户了解耕地种植情况。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吴高科 摄
“现在的农民真的比之前要好太多了,以前哪有收割机和农业补贴呀,全都是靠自己下地里头去收麦。”一对八旬的老夫妇在自家门口跟实践团成员表示,他们真的很高兴有人能切实来关心他们家的小麦收成。谈及小麦的种植成本,他们说种子、化肥等花销都越来越贵,一亩地光种子就需要7、80元,肥料他们选择用农家肥和市场上买的化肥交替混合使用,但化肥的开销依然占种植成本的大头。“我们政府好啊,每年都有补助,之前是一亩地给50元,现在给80元”,两位老人都表示他们能切实地感受到政策的好处。
从其他农户口中实践团成员也了解到,每年政府都会给农民分发农业生产补贴,其金额将会根据土地肥沃程度的不同进行合情合理的分配,同时乡镇也会定期给农民普及农业补贴相关政策和知识。两位老人表示,关于国家对农民的帮扶政策,乡政府工作人员的宣传是她唯一的了解途径。因为子女都不在身边,智能电视的操作对他们来说也相当困难,平日里就种种地,和老伴聊聊天,也没有通过看新闻了解国家政策方针的习惯。当谈及为何年事已高仍选择继续耕地时,两位老人表示因为自家的田地比较偏,也比较分散,所以没有承包商愿意来承包。虽然继续种小麦更多是未了自己家吃,也不依靠卖小麦获得大的经济收入,但鉴于年纪大了也不太干得动,外加今年涝灾造成的重大经济损失,爷爷也表示想将自己家的田地租出去,自家种点蔬菜就行了。
图为实践团成员向农户了解农业补贴情况。通讯员 吴高科 摄
图为实践团成员向农户了解化肥选购方式。通讯员 吴高科 摄
图为实践团成员向农户询问天气情况对农业的影响。通讯员 吴高科 摄
在与农户及村干部的交谈中,实践团成员了解到,今年的涝灾给该村农民们造成了重大的经济损失,整个村近一半的麦子不是直接烂在地里,就是收了后发现麦子发芽,卖不出去。村干部表示,除了与不可控制的天气因素有关,这还与村中极其缺乏的青壮年劳动力有着一定关系。单以代寨村为例,农作物抢收、晾晒不及时,这一现象的背后原因,不只是农民们的一句“心有余而力不足”能概括的,更进一步的是,村中从事农活的大多是六旬以上的老人,即务农人员的人口老龄化及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的流失。
关于村中为何没有青壮年,大多只是老人在务农,村民们的话语便已给出答案。据村民所述,现在个体户种地成本太高,农药一亩地100,播种60,犁地60,旋地50,收割一亩地晴天100,一下雨价格就涨到120了。往年一斤小麦一块二左右,一年也就只能赚几千,而去城里的年轻人一个月就能赚几千。农村种地的收入甚微,满足不了人们的生活所需,这就导致农村60岁以下的青壮年都选择外出打工,而不愿在家种地。由此可见,目前以家庭为单位的种植户以不再符合当前的经济发展状况。
农业强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根基,为了更好适应当今高速发展的社会经济,农业生产机械化、规模化、产业化成了当今发展的必由之路。广大青年要谨记习总书记的殷勤教导,依靠科技和改革双轮驱动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推动土地流转和连片开发建设,以土地承包代替以家庭为单位的独立生产模式,发挥其规模效应,增加粮食产量和经济作物数量,降低单位成本,提高单位收益,进一步提高农村土地使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