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 登录 | 注册 | 投稿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实践 > 社会实践 >

长安大学学子三下乡:星火红潮放光芒,燃启井冈续前章

来源:长安大学 编辑:王桂文 朱梓豪 时间:2023-08-18
导读: 习近平总书记在《论中国共产党历史》中指出:“井冈山时期留给我们最为宝贵的财富,就是跨越时空的井冈山精神。”为深入学习井冈山精神,长安大学青马学校“传承井冈山精神·青春建功新时代”暑期社会实践队来到江西井冈山,缅怀革命先烈,追溯红色记忆,传...

习近平总书记在《论中国共产党历史》中指出:“井冈山时期留给我们最为宝贵的财富,就是跨越时空的井冈山精神。”为深入学习井冈山精神,长安大学青马学校“传承井冈山精神·青春建功新时代”暑期社会实践队来到江西井冈山,缅怀革命先烈,追溯红色记忆,传承红色基因。

8月14日上午,实践队前往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祭奠革命英烈。黑底金字的纪念墙庄严肃穆,上面镌刻着15744位烈士的名字。据统计,从1927年10月至1930年2月,共有近4.8万人牺牲,但坚定的共产党人依然高擎火炬前行,坚信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无惧“敌军围困万千重”,用抛头颅洒热血的英雄壮举,攻克了一道又一道难关,夺取了一个又一个胜利。实践队员们在瞻仰大厅集体默哀,向先烈致敬。

image.png

图为实践队员向烈士鞠躬

随后,实践团队在队员宁菁雨的带领下面向团旗,重温入团誓词,以铿锵有力的誓言再次明确共青团员的身份,在思想上、在精神上增强团员的先进性、光荣感,把誓词化为行动,不忘初心跟党走。

image.png

图为实践队员重温入团誓词

随后,实践队抵达大井朱毛旧居,从白屋、黄屋、有弹孔的墙板、读书石等革命旧物中重现斗争年代的一物一景一事。实践队员们在聆听了毛泽东主席即使在恶劣环境中依旧热爱学习、追求学习,同时善于由实践中学习的事迹后深受触动,立志要读懂实践出真知的无字之书。

image.png

图为实践队员学习红军故事

在小井红军医院旧址,实践队员参与了现场授课,基地教师由生活苦,战斗苦,医疗苦三个方面讲述井冈山时期的艰苦条件,并以张子清师长献盐、“刮骨疗毒”等故事重现情景,让实践队员们对井冈山革命斗争历史有了更全面、更深入的认识,感受到艰苦奋斗之精神如黑暗中熠熠之薪火,指引光明未来。

image.png

图为实践队在小井红军医院旧址合影

下午,实践队员们聆听陈福初少将长子陈晓霆和民族英雄李兆麟之女张卓亚讲述他们父辈的奋斗历史和红色家风。陈晓霆从父亲陈福初通过无线电通讯在革命中作出的艰苦斗争和无私贡献讲到红军精神、军人精神的传承,展现了革命前辈在技术领域攻坚克难不服输的斗争精神。张卓亚由父亲李兆麟和母亲金伯文的革命斗争经历讲到家庭教育、家风传承,将红色精神代代相传的愿景娓娓道来。实践队员们深受感动,并对赓续红色记忆、传承红色精神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image.png

图为实践队员认真听专题讲座并做笔记

image.png

图为实践队与革命后代张卓亚老师合影

在红歌教学课程中,队员们在钟国华老师的带领下一同走近《神奇的井冈山好客气》《农友歌》《毛委员和我们在一起》《团结就是力量》等革命红歌的创作背景和情感表达。实践队员感受到传承在民风中、歌声中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深刻理解“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的重要论述。

image.png

图为实践队员学唱红歌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井冈山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第一批伟大精神,是广大团员青年砥砺前行的不竭精神动力。实践队员表示将在井冈山精神的感召下,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责任编辑: 王桂文 朱梓豪
【扫描二维码·分享本页面】
  • 关于我们
  • 版权说明
  • 服务协议
  • 我要投稿

  • Copyright © 2010-2021 陕西大学生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陕西大学生网 - 陕西大学生网通讯社运营的高校新媒体
    陕ICP备15014909号-3

    陕公网安备 61019702000276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