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 登录 | 注册 | 投稿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实践 > 社会实践 >

长安大学学子三下乡:重庆红岩行,千秋党史情

来源: 编辑:刘康杰 时间:2023-08-20
导读: 一曲《红梅赞》,唱出了重庆红岩孕育的伟大革命精神,唱出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这个暑假,长安大学资源学院“红岩行·党史情”赴重庆实践队,跟随歌声所唱,一起探寻、学习红岩故事背后的精神内涵。...

“红岩上红梅开,千里冰霜脚下踩,三九严寒何所惧,一片丹心向阳开。”一曲《红梅赞》,唱出了重庆红岩孕育的伟大革命精神,唱出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这个暑假,长安大学资源学院“红岩行·党史情”赴重庆实践队,跟随歌声所唱,一起探寻、学习红岩故事背后的精神内涵。

在红岩革命纪念馆内,工作人员对红岩精神的讲解拉开了实践队此次实践的序幕。“解放战争时期,众多被关押在渣滓洞、白公馆的中国共产党人,经受住种种酷刑折磨,不折不挠、宁死不屈,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献出了宝贵生命,凝结成‘红岩精神’。”走在陈列馆内,一本本记载着一个个鲜红故事的红色之书在实践队全体成员面前一页一页地翻开,跟随着激昂生动的讲解,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一时间仿佛回到了当时那个战火纷飞、动荡不安的年代,看到了为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而谈判斗争的毛泽东同志;领导中共中央南方局展开坚决斗争的周恩来同志;面对敌人的威胁利诱,在狱中极其艰难的条件下坚持斗争的江竹筠、王朴、陈然等诸多英雄烈士。

截屏2023-08-18 23.25.15.png

图为实践队成员在红岩革命纪念馆内参观学习

为了亲身体会红岩精神的创造者们所追求的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目的价值,实践队全体成员前往重庆军休养老中心拜访了经历过那段烽火岁月的军休老人。在这里实践队全体成员遇到了经历过朝鲜战争的老战士李爷爷,为国家导弹事业奉献一生的曾奶奶;陆军军医大学的退休军医邓婆婆;爷爷奶奶们和蔼可亲的外表背后却藏着为祖国奉献一生的高尚品德。老人们都很高兴能够看见这么多年轻奋发的新青年,回忆起爷爷奶奶们那天分享他们年轻时候的故事,使人深切地感受到了红色精神传承与延续的力量。“红色血脉是中国共产党政治本色的集中体现,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力量源泉。”回望过往历程,眺望前方征途,我们始终赓续红色血脉,前辈们的奋斗历程和伟大成就为我们鼓舞斗志、指引方向,在学习前辈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中我们不断坚定信念、凝聚力量,在前辈的历史经验中我们启迪智慧、砥砺品格。继往开来,开拓前进,我们新时代青年理应把革命先烈流血牺牲打下的红色江山守护好、建设好。

截屏2023-08-18 23.27.59.png

图为实践队员与军休中心的老人交谈

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调研时就曾指出,“重庆是一块英雄的土地,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丰富的红色资源。”解放碑、周公馆、渣滓洞、白公馆、大轰炸遗址,这座城市里充满了红色的革命精神,满含着先烈们为此时幸福安康生活做出的巨大牺牲。在如此光明的世界里,我们站在这广袤而平坦的大地上,心中感慨万千,这是前辈们用汗水,甚至鲜血灌溉出的康庄大道。他们曾轻抚过这里的每一寸砖瓦,走过每一条街道,我们如今澎湃的热血,沸腾于他们的助力,每每想到新时代的青年在这满含先烈心酸浇筑起的城桥上踏出自己前行的脚印,我们的愿望和精神就愈加炙热,我们这一代如骄阳般蓬勃的年轻人,必将不负众望,担当家国重任,为中国翻开新的一页,在世界展现新的光芒。

截屏2023-08-18 23.28.35.png

图为实践队成员在重庆大轰炸遗址为先烈献花

在为期一周的社会实践中,实践队全体成员参观革命旧址,慰问革命先辈,走访参观群众,宣传红色精神,充实的行程每天都告诉大家没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有人为我们负重前行。一部红岩史,半部党史情。在重庆奋斗的革命先烈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凝结成了可歌可泣的红岩精神,他们为革命事业,为人民生活付出了自己的一生,我们永远不能忘记。

截屏2023-08-18 23.28.51.png

图为实践队全体队员与指导老师在红岩魂广场合影

新时代的大旗现在交到了我们的手中,我们要在新时代大力弘扬红岩精神,赓续红色血脉,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相信一定能够激发出无往而不胜的强大力量,战胜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风险挑战,在这片热血的土地上不断书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壮丽篇章。

责任编辑: 刘康杰
【扫描二维码·分享本页面】
  • 关于我们
  • 版权说明
  • 服务协议
  • 我要投稿

  • Copyright © 2010-2021 陕西大学生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陕西大学生网 - 陕西大学生网通讯社运营的高校新媒体
    陕ICP备15014909号-3

    陕公网安备 61019702000276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