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 登录 | 注册 | 投稿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实践 > 社会实践 >

长大学子三下乡:追寻伟人足迹,赓续红色血脉,助力乡村振兴

来源:长安大学公路学院 编辑:李阳 徐梓琪 尚娇 时间:2023-07-23
导读: 长大学子三下乡:追寻伟人足迹,赓续红色血脉,助力乡村振兴 为追寻伟人足迹,赓续红色血脉,用青春力量助力乡村振兴,长安大学赴湖南长沙“访开路先锋·守交通长安”暑期社会实践队于7月19日前往伟人故里——湖南省韶山市开展实践调研。通过参观毛泽东同志...

为追寻伟人足迹,赓续红色血脉,用青春力量助力乡村振兴,长安大学赴湖南长沙“访开路先锋·守交通长安”暑期社会实践队于7月19日前往伟人故里——湖南省韶山市开展实践调研。通过参观毛泽东同志故居,向毛主席铜像敬献花篮,采访党的二十大代表,韶山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毛春山,实地走访韶山乡双石村乡村公路等,实践队员们深刻认识到当代青年接续红色使命,践行红色精神的重要责任,切实体会到了党的二十大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精神。

追寻伟人足迹,赓续红色血脉

7月19日上午,实践队员来到毛泽东铜像广场,庄重地向毛主席铜像敬献花篮并三鞠躬表达敬意。,实践队员参观了毛泽东故居。看到陈列中有许多当年的旧物,都曾留下毛主席及其亲人的印记,仿佛将实践队员带入了百年前那段激情燃烧的红色峥嵘岁月,感受着中国革命的洗礼。之后,实践队员来到韶山毛泽东纪念馆,听讲解员介绍了毛泽东从立志救国、探求真理到改造中国与世界的辉煌人生历程,以及毛泽东思想科学体系的形成过程。在“毛泽东同志遗物展”中,主席使用过的几万件遗物,仿佛在述说着领袖八十三载春秋的工作和生活,既有反奢倡俭,清廉如水;又有雅情逸志,坦荡襟怀。通过一张张发黄的老照片、书信和电报,实践队员感怀着伟人的丰功伟绩和留下来的宝贵精神财富,毛主席无私无畏的革命精神值得每一个新时代青年学子学习。         image.png

 实践队员参观韶山毛泽东同志纪念馆 陆田园 摄

在毛泽东铜像广场、毛泽东故居、韶山毛泽东纪念馆,实践队员都能深刻地了解到当年革命的火种,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这革命的火种,历经了百年风雨沧桑,依然经久不息,见证了往昔峥嵘岁月,也照亮了后辈前行的征程。

发展红色文旅 共迎美好未来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7月19日下午,实践队员们前往韶山村,采访党的二十大代表,湖南省韶山市韶山乡韶山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毛春山。

采访中,毛书记向实践队员们介绍了韶山村依靠发展红色文旅带动村民增收致富的发展情况。2017年以来,韶山村积极响应乡村振兴战略,坚持党建引领,充分发挥伟人故里的独特优势,大力发展红色旅游和集体经济,深入挖掘红色资源,开创了新农村建设和乡村振兴的新局面。毛春山说道:“农民富了,村庄美了,环境与经济有了质的飞跃。从最开始的农家乐到现在的餐饮服务与精品民宿,村民们的可支配收入也在不断提高。村民的福利待遇好了,大家生活的幸福感也变高了。”

image.png 

    实践队员采访韶山村党委书记毛春山 陆田园 摄

紧接着,毛书记谈到广大青年学子如何助力乡村振兴。乡村振兴是一个多方面的问题,既要解决就业,又要可持续发展,还要让老百姓有经济收入。国家大力支持乡村振兴,也鼓励大学生返乡创业。但大学生青年也要夯实自身的专业基础与基本素养,要扎根一线了解农村,认识农村,大兴调查研究,在实践中服务乡村振兴,在奋斗中实现自我价值。”毛春山同时也寄语广大青年学子:一是青年学生既要志存高远,也要认清定位、脚踏实地;二是要讲好家乡故事,传播家乡声音,作家乡最好的代言人;三是紧跟党中央的决策部署,做到永远跟党走;四是要多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解和把握其精髓,唯有做到这些,青年大学生才能在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中建功立业。

丈量乡道村路 助力乡村振兴

一路通,百业兴。7月19日下午,实践队前往韶山乡双石村,采访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刘朝阳并实地走访调研当地乡村公路,深入了解当地发展现状,深刻认识到公路交通对于乡村发展的重要意义。

“这些年来我们一直在想办法发挥村子的自身优势,发展村办企业,带动百姓增收致富。”刘书记说到。双石村位于韶山市西部,过去由于位置偏远、基础设施落后、产业结构单一导致村集体经济薄弱。2018年,村支两委党员干部的牵头,双石村成立了村集体经济合作社,通过土地流转建设产业扶贫基地,大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建立了一条红薯粉“自种自产自销”的完整产业链。目前,村里引进的豆制品加工厂前期建设工作接近尾声,预计7月底将投入试生产。未来,村集体与村民们将继续奋勇向前,建设美丽幸福乡村。

刘书记还提到,多年来,道路失修,交通不便成了阻碍村子发展的一大难题。乡村要振兴,交通必先行。刘书记介绍,双石村公路改造已被纳入韶山市“四好农村路”建设项目,新路建成之后,村民出行,儿童上学,老年人就医等问题都将得到极大改善。同时,打通这最后一公里,村集体产业将加强与外界的有机联系,吸引投资,拓宽销路。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农村公路,将为双石村发展注入新活力,进一步助力乡村振兴。   

image.png

                                   刘朝阳书记带领实践队员走访双石村公路 何怡然 摄

最后,刘书记向实践队员们分享了多年来的工作体会,“我是农民的女儿,我的目标就是在这片土地上发挥光和热,带领老百姓增收致富。”刘书记毕业后回到家乡双石村工作,先后担任村卫生所医生,计生专干,妇女主任,2017年的换届选举中,当选双石村党总支书记。这些年,刘书记一直致力于提高村级集体经济,带领村民脱贫致富奔小康,不仅解决了贫困户的实际困难,还成功打造了韶山市第一个村集体带动产业扶贫的基地,村级脱贫攻坚工作取得明显成效。正是刘书记这样的基层党员干部默默坚守,双石村的发展才越来越好。


责任编辑: 李阳 徐梓琪 尚娇
【扫描二维码·分享本页面】
  • 关于我们
  • 版权说明
  • 服务协议
  • 我要投稿

  • Copyright © 2010-2021 陕西大学生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陕西大学生网 - 陕西大学生网通讯社运营的高校新媒体
    陕ICP备15014909号-3

    陕公网安备 61019702000276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