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 登录 | 注册 | 投稿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实践 > 社会实践 >

西外学子三下乡:探寻黄土地上的红色记忆

来源:枫火XISU 编辑:符雪菲 时间:2023-09-01
导读: 杨家沟是是革命旧址的重要标识,也是以马氏庄园为代表的陕北乡土文化的象征。杨家沟及周边村落有30多处红色革命遗存,现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和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壮观的窑洞建筑承载着博大精深的陕北庄园文化,记录着老一辈革命家的丰功伟绩。为...

杨家沟是是革命旧址的重要标识,也是以马氏庄园为代表的陕北乡土文化的象征。杨家沟及周边村落有30多处红色革命遗存,现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和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壮观的窑洞建筑承载着博大精深的陕北庄园文化,记录着老一辈革命家的丰功伟绩。为调查杨家沟村如何依托红色文化资源实现“红色领航,绿色发展,多产联动”发展,西外学子于7月19日前往杨家沟革命旧址进行调研。

调研团路访村民了解到,杨家沟村因其历史文化深厚先后荣获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中国传统古村落等称号。近些年,杨家沟村还开展了“文明家庭”等乡风文明表彰活动,制定村规民约,开展道德讲堂、法律法规、专业技能等培训,使得基层社会治理水平、文明程度和群众幸福指数不断提升。

图片4.png

 图为实践团成员随机路访村民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符雪菲 供图

接着,实践团成员对杨家沟村书记李永林进行了采访,了解到当地在基层党建方面,坚持支部引领、重点培优和乡风文明的的宣传;在坚持本色方面,利用丰富的红色资源、讲述红色故事来赓续红色血脉、传承革命精神,力图打造红旅产业群,让红色文化和红色资源成为乡村振兴发展的新引擎;在生态保护方面,坚持“封山禁牧,舍饲养畜”的生态保护理念,建设生态长廊,加强绿化,实现“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目标;在经济产业方面,坚持黑毛土猪产业、樱桃产业、红梅杏产业、水肥一体垂钓园和黄花菜观赏园等多产联合,带动镇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在此基础上为提高农民收入、调动农民植树造林积极性,还实行了改造生态林奖励制度、建造科技产业园等措施,建立了农民增收发展的良性循环系统。李永林说:“下一步,我们将依托杨家沟革命纪念馆,全力打造国家4A级旅游景区,壮大村集体经济,兴产业、富村民。”


图片5.png

 图为实践团成员采访杨家沟村书记李永林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符雪菲 供图

中午,实践队员们来到羊场养殖基地与当地农户交流,了解到该户养殖湖羊的经营状况。羊场建成已有10余年,供求关系主要根据当地村民需要进行调节,销售大多对内,经营状况良好。当地农户通过合理搭配饲喂、分别分开圈养、按期剪毛防疫等措施实现了湖羊的科学养殖。据农场主讲解,养殖的整个环节几乎没有浪费,当源源不断的羊粪经过堆积腐熟发酵后,就能变成一袋袋含有丰富氮磷钾元素的有机肥,收集起来能够得到额外收益。该农户表示,养殖的总体收入可观,但希望未来能够有更多创新性的销售方式,促进湖羊养殖蓬勃发展,期待收益在现有基础上翻一番。

图片6.png

 图为实践团成员采访羊场主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李嘉欣 供图

下午,走过纪念回民起义的扶风寨门,实践团成员们来到了杨家沟革命纪念馆,对杨家沟革命纪念馆的基础设施建设、游客服务工作和参观讲解工作等基本情况进行调查。首先,调研成员通过参观馆展对当地红色资源有了基本了解。在杨家沟革命纪念馆,能够看到马豫章、叶剑英、贺龙、彭德怀等革命英雄人物的旧居,感受到时代人物的奋斗历程。在这里,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亲自领导和指挥了西北战场和全国的解放战争,召开了著名的中共中央十二月会议,历经了“转战陕北,决胜全国”的关键时刻,新中国的曙光在这里冉冉升起。实践团通过走访感受到浓烈的革命热情,并纷纷表示要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和平今日,站在伟人的肩膀上更知无畏前行。

图片7.png

 图为实践团成员参观杨家沟革命纪念馆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符雪菲 供图

实践团成员们在领悟革命精神、传承革命信仰的同时,积极向游客发放调查问卷,同游客交流参观心得,并且倾听他们的感受与建议。据实践团了解,该馆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游客讲解服务到位。该馆通过互联网等各大网站的宣传方式吸引了大批游客,馆内许多游客都特地从外地远赴而来追寻红色文化记忆。在这里,实践团采访到陕西有色榆林新材料集团有限公司的参观团队,其中一位党员对实践团成员的调研活动表示了赞许,表达了对青年大学生的殷切希望,希望广大青年学生都能脚踏实地、勇于实践、牢记历史、不忘使命,为谱写新时代华章贡献自己的一份力。

谨记总书记嘱托,赓续红色血脉。目前,杨家沟已经成为“红色打卡地”,越来越多的人来到杨家沟感受红色文化,寻找初心。人们从红色文化中汲取精神营养,凝聚奋进力量,使得红色基因薪火相传。红色是杨家沟最亮的底色,杨家沟作为承载革命精神的历史遗迹持久地启迪着后人,人们重温历史峥嵘岁月,回顾英雄人物的丰功伟绩。当代青年作为时代大任担当者更应看到曙光在过去、在未来、在每一个青年之小我,并为这光亮接续奋斗,成就时代之大我。

责任编辑: 符雪菲
【扫描二维码·分享本页面】
  • 关于我们
  • 版权说明
  • 服务协议
  • 我要投稿

  • Copyright © 2010-2021 陕西大学生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陕西大学生网 - 陕西大学生网通讯社运营的高校新媒体
    陕ICP备15014909号-3

    陕公网安备 61019702000276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