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邮学子三下乡:点点星火汇火炬,青年文化迎新光
图为实践团队与马王村村委合影
陕西大学生网讯(通讯员 王一丹)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切实发挥共青团作为广大青年在实践中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学校作用,让青年文化成为新时代乡村发展的火炬,为乡村振兴带来“生力军”,2023年8月15日至24日,西安邮电大学赴马王村“星火计划——点亮青年文化的火炬”暑期社会实践队在陕西省西安市西咸新区马王村开展了以“学习二十大,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为主题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学习村史党史,重视踏实务实
清人有诗写道:"榆钱柳絮弄柔条,垂曳长堤碧水遥",如今马王村东的沣河仍然水量充沛。马王村属于西安市辖区的一个行政村,西安城起根发苗的地方,是长安有名的历史名村。从新石器时代起,马王村就是人类聚居的风水宝地,西周都城丰京便选址在此。村民重视村中文化遗产的保护,村中仍保留着清代的城门楼,村民介绍到,这是历史的象征,是一方水土的根本。
图为村民向实践团队介绍马王村村史
村支部书记向队员们介绍了目前马王村的规模现状和发展未来,分享国家在乡村方面的政策并对队员们的疑惑耐心解答。队员们学习村史,马王村历史悠久,近年来根据国家政策与另一小村合并,如今的马王村可以说是人口大村,马王村的人们依靠自己的勤劳努力创业,果园种植、水泥预制厂、建筑地基等都是马王村的特色产业。在村民们的不断努力与国家脱贫攻坚政策的扶持下,目前村内已经基本实现全面小康,彻底摘掉了贫困的帽子。实践团队与村支书就党的二十大展开进一步交流,书记向队员们深入讲解在乡村基层的国家政策以及近五年来乡村的真实变化,从另一个角度深入学习二十大,使队员纷纷表示,进一步理解了二十大精神的内涵,坚定了服务青少年、服务乡村的信念。
图为实践团队跟随村支书学习村史党史
实践团队与马王村村委会签订《共建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协议书》并举办西安邮电大学与陕西省西安市西咸新区马王村共建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的挂牌仪式。村支部书记表示,“三下乡”活动不仅帮助大学生感受到当前社会真实的体验,同时也为村民们带来了切实的服务,希望这样的活动能够长久地开展下去。
图为挂牌仪式
调研村落文化,赋能乡村振兴
实践团队开展了有关“乡村青年文化振兴”的调查活动。附近的居民对问卷的填写展示出极大的兴趣,认真完了调查问卷。
图为实践团队走访村民,村民参与问卷调查
同时,队员们向马王村居民请教当地风俗,了解马王村的传统衣冠、国风音乐、中华传说、传统技艺,以及民俗与民间信仰、游戏与体育、饮食与仪式、婚丧习俗。村民们纷纷抒发感慨,现在国家对他们的照顾和社会各界的爱心,已经使他们的生活状况大为改善。队员们对此也倍感欣慰,诚邀村民们参加本次西安邮电大学与马王村村委会联合举办的乡村青年文化振兴活动。
图为村民和团员交流民俗文化
通过走访与调查报告显示,大多数村民认为乡村青年文化振兴活动对于乡村的发展推动明显,也为村内儿童带来了更多的教育资源,打破了原有的知识认知壁垒,为乡村文化注入新的活力。同时他们也顺势提出了建议,希望进一步搞好规划,分类有序推进乡村振兴;进一步理清思路,破解乡村振兴的困难和矛盾;将青年文化振兴活动常态化,成为乡村振兴的一股蓬勃发展而又年轻向上的新力量。他们的建议反映着他们的思想,是主力乡村振兴和改革的关键指引。
支部结对共建,助力文化振兴
实践团队联合马王村团支部开展了团支部共建活动。在村委会议室中,西邮自动化学院分团委书记黄娟、各团支书和团员们,即实践团队成员各抒己见,分享对今年召开的共青团十九大的认识和感悟;马王村团支书也结合所做的团的工作发表见解,村内团员都与实践队员展开交流。
图为团支部共建活动
开展系列文化活动,点亮青年文化自信
实践团队成员作为话题的引导者,对村内青年团员采用朋辈对话的形式,围绕传统制作工艺与装饰艺术、婚丧习俗、服饰与习俗、游戏与体育、岁时民俗与民间信仰、饮食与仪式、音乐与戏曲、民间神话传说等八个话题,用保护挖掘乡村传统文化、传承弘扬村落文化的创意,来推进文化赋能乡村振兴,进一步提升乡村吸引力,培养青少年的文化自信。
图为队员引导青少年画出心中的家乡
在村委会议室中,队员们开展了西安邮电大学与马王村村委会联合举办的乡村青年文化振兴活动。队员们带领马王村儿童在自我介绍后通过两个小游戏迅速拉近距离。在游戏的帮助下,孩子们敞开心扉,与队员们展开积极交流,分享自己的诗和远方。老乡们对这群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队成员也回应热烈,交流活动至始至终传递着一股正能量。队员们把准备好文具、小礼物等亲手送到儿童的手中,孩子们的脸上洋溢出了幸福的笑容。游戏之余,这群大学生还向孩子们分享了自己的成长经历和大学生活。小朋友们瞪大眼睛,仔细聆听这些“新鲜事”。队员们鼓励这些孩子,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做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
图为实践团队与青少年合影
互联网技术的进步使得线上教育不断普及,队员们了解到马王村中小学学生较多,父母由于受教育程度不高,同时在假期也难以对孩子进行监管,队员们走访学生家庭,了解到学生实际情况,开展防溺水教育等科普活动;同时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对村内儿童进行学业辅导,通过视频会议的方式线上为同学们讲解知识,答疑解惑。家长们对此表示欢迎,希望实践队开展长期的教育活动。
走进种植基地,深入参观实践
实践团队深入乡村大棚,参观马王村种植园区。在这里,相关负责人介绍到大棚主要种植经济价值较低的农作物,不仅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产品的市场需求量波动大,销售渠道也较为单一。此外,园区的主导产业是樱桃种植。自从脱贫攻坚工作以来,在政府的帮助下,马王村樱桃种植面积翻番,为脱贫工作的开展提供动力,并增设了花椒产业园项目,通过基础设施建设增加村民收入,改善村民生活。
图为实践团队参观种植基地
瞻仰烈士陵园,弘扬爱国精神
为缅怀祖国的解放和人民的安宁而英勇牺牲的烈士,瞻仰他们的丰功伟绩,“实践团队来到张周勤烈士陵园,并将白花献在了人民英雄张周勤的墓前。本地的队员向其他队员讲解烈士的英勇历史,队员们也详细阅读有关前辈贡献的相关资料。据村里人描述,每到清明时节,都会有大批党员干部和群众来到位于张周勤故乡的烈士陵园祭奠他。来来往往的人群中,常常能看到烈士的孙子张光辉的身影。他如今接过父亲的接力棒,继续在烈士陵墓和展览馆义务讲解爷爷的英雄事迹。“希望你们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努力学习,做好共产主义接班人,”指导老师对队员们期望道。队员们通过此次追寻先烈足迹,体会到党的初心,坚定了理想信念,将努力成长为一个能堪大任的社会主义新青年。
图为队员向烈士墓碑鞠躬默哀
通过本次实践活动过程,队员们了解到了乡村基层的实情,体会到乡村青年的文化热情。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队员纷纷表示,通过此次三下乡社会实践,将坚定理想信念,勇于深入基层。在实践中增长才干,在实干中锤炼品格,让“爱国、求是、奋进”的校训成为个人精神的内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