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铁院学子三下乡“ 垃圾回对“家”,文明你我他”实践学习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 2023年7月6日城轨工程学院绿水青山实践队前往丹凤县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厂开展了社会实践活动。
走进场区,四处干净整洁,场区周围被青山环绕,与处理场仅一路之隔的河水也清澈见底,平坦的水泥路一直通往山上的填埋区。董厂长、刘副厂长热情地向实践队介绍了处理厂的基本情况,通过介绍队员了解到处理厂于2012年建成投入运营,厂区按功能分为生产管理区,垃圾填埋区,渗滤液处理站及4个垃圾压缩中转站。目前,这家垃圾处理场的垃圾来源不仅限于城区,周边商镇、棣花镇的生活垃圾都会运往这里做最后的处理,日处理垃圾达120余吨。
刘副厂长带领实践队参观了垃圾填埋场,据刘副厂长介绍,大量的生活垃圾先经过城区垃圾转运压缩站进行初步压缩后,再运往处理场后山上的填埋区,进行碾压填埋。经过十余年的处理,垃圾填埋坑的深度已达到17米,整个填埋厂已基本达到饱和状态。
图为实践队员于垃圾填埋基地进行实地考察学习
由于垃圾自身含有水分,且每100吨垃圾就会产生12到15吨渗滤液,再加上垃圾处理场是露天作业,进入填埋场的雨、雪水等各种水,经过垃圾层后会在填埋场的下部形成一种黑色的浓稠似酱油的高浓度废水,这种黑色的散发着呕人气味的液体就是垃圾渗滤液。“由于目前我国对垃圾处理的方式大部分以卫生填埋为主,作为最常见的一种垃圾处理方式,也存在着诸多的污染问题。特别是在垃圾填埋过程中产生的大量垃圾渗滤液,如不妥善处理,会对周围的水体和土壤造成严重污染”,刘副厂长介绍说。
图为实践队员参观垃圾渗液污水储存池
垃圾填埋区的渗滤液通过底部的管道先进入沉淀池,然后通过高压泵压进两个蓝色的大罐内,进行硝化反应以及反硝化反应。随后,渗滤液进入屋内的管道内,经过超滤、反渗透等各种粗细管道纳米级的层层过滤,渗滤液由开始的黑色变成酒红色,最后变成纯净透明的颜色,其水质能达到国家A类B级水的标准。最后,过滤干净的水经中和PH值后,会直接排进处理场外的河道里,剩余的含有残渣的废液会重新放入垃圾填埋区。现在渗滤液通过生化+膜处理工艺,日处理可达60-80吨。
最后董厂长对实践队员及青年人寄语:“每个人都见过垃圾,但基本上很少见过垃圾的处理过程,希望你们今天能认识了解这个过程,呼吁身边人做好垃圾分类,垃圾越少,污染就少,早日实现垃圾处理的减量化、资源化,利用化”。
图为丹凤县城市垃圾无害化处理场 董场长对青年们寄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