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三下乡:农业空间价值提升,村民幸福指数上涨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三下乡团队第五天的活动任务就是要在田西村进行农业空间实地调研,分析农业空间存在的问题,并且切实地地提出如何才能提升农业空间价值,从而引导田西村向农业现代化迈进,真正做到提高村民幸福指数。
通过查询资料团队成员发现:农业空间不仅包含生产功能,还涵盖了生活、生态、文化等多重功能,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载体。通过优化农业空间布局,可以提升乡村地区的综合竞争力,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提升农业空间价值有助于实现农业生产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和谐统一,促进农业绿色发展,保护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确保农业长期健康发展;通过优化农业空间布局,可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资源利用效率,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三下乡团队在进行简单的用餐和资料、工具检查后先回顾了昨天的生态修复活动,这不仅仅是活动结束的总结,同时也是为今天的活动埋下伏笔,如何能做的更好,在每个队员心中想必都已经有了答案。随后,领队分发了调研表格和记录材料,每个队员都很快进入状态,分组对村庄的农业空间进行实地调研。
在调研途中,各队员记录下了农田分布和利用情况、农业生产方式和效率、农业基础设施状况、农产品种类和质量,发现:农田分布不均匀,利用不充分,农业生产方式较为古老等一系列问题。在休息之余,大家在针对这些问题的讨论中提出了很多切实可行的办法,并决定于下午拟定农业提升方案。
图2 队员调查农田情况 杨世迁摄
下午,各小组根据上午的调研和分析,并在讨论中集思广益,最终制定了农业空间价值提升方案。方案中包括了符合田西村发展的技术创新、种植结构调整、市场对接等策略。接下来,在村民的协助下,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三下乡团队与当地村民开展了农业技术推广实践活动,首先,示范了新型农业技术,让当地村民对新型农业技术有了更深刻的见解;然后,开展了农业知识培训,这有助于科学种植,提高生产力;然后,进行了推广高效农业生产模式,提升了农业空间价值。
图2 队员们正在讨论 杨世迁摄
最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三下乡团队回到集合点,反馈村民意见,再次完善方案,与村民间的联系更加紧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