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砖石韵筑中式格局  绿脉循环启生态新章
青砖石韵筑中式格局 绿脉循环启生态新章(通讯员 马馨蕊) 2025年6月23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贺兰紫珠·黄河绿洲」调研队深入宁夏贺兰山东麓核心产区,探访志辉源石酒庄,聚焦其将中式建筑美学与环境保护、资源回收理念深度融合的创新实践。这座以“源石”为名的酒庄,正以独特的发展路径,为中国葡萄酒产业勾勒出传统与绿色兼具的发展范本。 步入志辉源石酒庄,青瓦石墙与葡萄园的绿意相映成趣。酒庄建筑以“就地取材”为原则,大量使用贺兰山东麓的砾石与本土石材,墙体肌理与产区地貌形成天然呼应。庭院设计借鉴中式园林“移步换景”的精髓,曲径通幽的廊道串联起酿造车间与地下酒窖,砖雕、木雕等传统工艺点缀其间,使西方葡萄酒酿造工艺与东方美学达成奇妙共鸣。 “我们希望建筑不仅是功能载体,更是风土文化的延伸。”酒庄负责人介绍,中式布局中暗藏“天人合一”的哲学:酿酒车间的朝向顺应季风走向,既保障自然通风,又与葡萄园形成“建筑-植物-土地”的生态闭环,让每一处空间都成为诠释产区特色的立体画卷。 在贺兰山东麓这片珍稀的酿酒葡萄产区,志辉源石将“守护风土”视为核心使命。酒庄采用有机农业管理模式,通过病虫害生物防治、自然堆肥等方式,减少化学干预;滴灌系统精准匹配黄河水资源,灌溉效率提升30%以上,废水经处理后100%用于园区绿植养护。 地下酒窖的设计更显巧思:利用山体自然温差实现恒温恒湿,较传统温控系统节能40%;墙体设计采用“每贺兰山的岩石,既隔温保温又带来凉意;走廊顶部则采用编织的葡萄枝条,为整个酒庄增添了几分自然野趣。一瓶酒的诞生,都不应以消耗自然为代价。”负责人表示,这种“轻干预”的环保理念,正让葡萄藤与土地形成更健康的共生关系。 在资源循环领域,酒庄构建了从生产到包装的全链条回收体系。酿造产生的葡萄皮渣经压榨、发酵后制成有机肥料,反哺葡萄园;旧橡木桶被改造为景观花器或艺术装置,赋予“时间容器”新的生命。 调研团队在品鉴酒庄“山系列”葡萄酒时发现,其酒液中蕴含的不仅是风土风味,更有对可持续发展的深刻思考。如今,志辉源石的中式布局与环保模式已成为贺兰山东麓产区的标杆。 “我们希望证明,传统与现代、文化与环保可以共生共荣。”酒庄庄主在访谈中表示,未来将继续探索“中式酒庄+生态农业”的融合路径,让贺兰山东麓的风土之美,通过绿色发展的方式,走向更广阔的世界舞台。
图为源石酒庄的储酒罐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贺兰紫珠·黄河绿洲」调研队 供图
图为源石酒庄的“山之魂” 葡萄酒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贺兰紫珠·黄河绿洲」调研队 供图
图为调研队在志辉源石酒庄内的合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贺兰紫珠·黄河绿洲」调研队 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