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 登录 | 注册 | 投稿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实践 > 社会实践 >

零碳建筑的“山西范式”:长安大学学子探索潇河新城的绿色建筑

来源:长安大学 编辑:长安大学赴太原实践队 时间:2025-07-16
导读: 零碳建筑的“山西范式”:长安大学学子探索潇河新城的绿色建造智慧 七月的潇河新城,银灰色建筑群在晴空下舒展如晶体,工业热浪中涌动着新生的蓬勃。7月14日上午,长安大学赴山西太原“青年智造创绿城,碳路先锋拓新程”实践队,在山西安装集团设计院负责人...

零碳建筑的“山西范式”:长安大学学子探索潇河新城的绿色建造智慧

七月的潇河新城,银灰色建筑群在晴空下舒展如晶体,工业热浪中涌动着新生的蓬勃。7月14日上午,长安大学赴山西太原“青年智造创绿城,碳路先锋拓新程”实践队,在山西安装集团设计院负责人引领下,走进潇河新城产业园新源智慧建设运行总部A座——这座近零能耗建筑,如同一艘“零碳方舟”,揭开了未来建筑的神秘面纱。

image.png


团队与相关负责人合照

生态甲胄:建筑表皮的节能智慧

踏入A座大堂,自然清爽的气流拂面而来,这是建筑“自主呼吸”的成果。负责人通过宣传片与展板,详解了建筑表皮的零碳技术:连续外保温系统如三层“绝热衣”,工厂预制、现场装配,效率较传统工艺提升3倍,杜绝能耗漏洞;防水隔气膜与节点构造如精密拼图,筑起气密性防线;屋顶电动遮阳百叶随阳光角度自动调节,减少辐射热负荷;高效热回收新风系统让建筑与自然温柔对话。

image.png


团队在观看宣传片

地心脉动:大地馈赠的循环密码

电梯来到地下空间,地源热泵机房的钢铁丛林映入眼帘。U型地埋管如金属根系深扎地层,冬季汲取地热温暖楼宇,夏季将余热存入大地,满足建筑主要冷热需求。地下车库的导光管照明灯,通过集光器捕捉自然光,经反光内壁引入室内,减少照明用电,微尘在天光中浮动,恰似被驯服的阳光碎片。

屏幕截图 2025-07-15 161526.png


团队与负责人讨论

数字神经:数据驱动的能效革命

指挥中心的巨幕上,数据流勾勒出建筑的“生命体征”。建筑设施能效分析系统构建数字孪生体,屋顶光伏板将阳光转化为电流,新风机组依二氧化碳浓度调风量,用水监测系统捕捉管道渗漏——密布的传感器与线缆织就“神经网络”,实现精准能耗调控。

image.png


团队参观调控室

天空之眼:云端绘就的零碳长卷

登上屋顶观景台,潇河产业园在热浪中铺展在团队成员眼前。通过无人机看到的光伏矩阵如银色麦浪翻涌,满足建筑日常用电需求,余电汇入区域微电网。而正前方的潇河国际会展中心如龙腾跃,南北中三个展馆相邻拔起,配套的酒店群更是使区域形成了完整动线。为了进一步观察,队员们在沙盘上总览了潇河产业园的整体布局,可见光伏矩阵之间分布着墨绿色地块,海绵城市的理念被融会贯通,沙盘光影流转间,一片“人造自然“即将诞生。

image.png


团队参观沙盘

团队成员在这一次参观中收获满满,当数据与诗意在纸页间交融,潇河新城的终极密码豁然显现:零碳建筑的本质,是人类以谦卑之心重学自然的语言。


责任编辑: 长安大学赴太原实践队
【扫描二维码·分享本页面】
  • 关于我们
  • 版权说明
  • 服务协议
  • 我要投稿

  • Copyright © 2010-2021 陕西大学生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陕西大学生网 - 陕西大学生网通讯社运营的高校新媒体
    陕ICP备15014909号-3

    陕公网安备 61019702000276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