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交学子三下乡:笔墨传古韵,交心伴桑榆
“夫孝,德之本也”。为弘扬敬老爱老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7月9日下午,西安交通大学交心行迹实践团队走进中瑞明德养老院,以一场别开生面的传统文化体验活动,为老人们送去陪伴与乐趣。团队精心策划了瓦当拓印、宣纸书画等特色项目,让长者们在非遗技艺的互动中感受文化魅力,在笔墨丹青的挥洒中悦享时光。
下午3时许,老人们在志愿者的贴心的搀扶下陆续入座。活动室内,早已备好的拓印工具——古朴的瓦当模具、一叠叠裁好的纸张、色彩丰富的水彩颜料、各式笔刷等整齐摆放,浓浓的文化气息扑面而来。
瓦当拓印:指尖复刻的古韵与惊喜
在瓦当拓印区,志愿者们化身细心的文化传承人。他们分组示范着拓印的每一个步骤:先将宣纸平整铺在瓦当模具上,轻喷水雾让纸张贴合纹样,再用特制工具细细捶拓,最后以墨锭均匀上墨。过程中,志愿者们全程陪伴在老人身边,时而手把手调整纸张角度,时而协助控制墨量浓淡。当一幅幅带着岁月沉淀感的云纹、兽纹、文字纹在宣纸上逐渐清晰时,老人们眼中泛起惊喜的光芒,纷纷凑近端详,轻声赞叹着传统文化的精妙。
图为志愿者为老人演示瓦当拓印步骤。
宣纸书画:笔墨流淌的情怀与活力
书画创作区同样暖意融融。老人们在志愿者的引导下提笔创作,宣纸上渐渐绽放出灵动的生机:有鳞爪分明、栩栩如生的游鱼,有颗粒饱满、色泽鲜亮的葡萄串,更有笔力遒劲的 “平安大吉”“万事如意”等祝福语,落款处还点缀着小小的印章图案。一位有书画基础的爷爷挥毫泼墨,引来阵阵喝彩;几位奶奶合作完成了一幅花鸟画,成就感溢于言表。
活动中,爷爷奶奶们还与志愿者们开启了温情的畅谈。他们娓娓道来年轻时的故事:有曾在书画社挥洒才情的过往,有田间劳作时的难忘记忆,也有对近来生活琐事的分享。志愿者们静静聆听,时而回应着老人们的幽默调侃,时而追问着岁月细节。在那些生动的叙述里,仿佛能看见曾经意气风发的身影,触摸到历经时光淬炼的鲜活灵魂。
图为志愿者陪同老人进行书画创作。
活动尾声,养老院工作人员对本次活动给予高度评价:“这样的文化活动太有意义了,老人们不仅玩得开心,更找到了精神共鸣。” 他们既表达了诚挚的感谢,也提出了诸如增加大字号拓印模板等贴心建议。
图为交心行迹实践团队合照。
瓦当拓印的古朴纹样唤醒了尘封的记忆,宣纸书画的笔墨香韵滋养了心灵。此次社会实践不仅让老人们在传统文化的浸润中收获了快乐,更让志愿者们深切体会到:陪伴的真谛不仅是共同参与,更是用心倾听;社会实践的意义不仅是体悟社会,更是守望相助。未来,交心行迹团队将吸纳建议、优化活动设计,让青年力量与长者智慧以文化为纽带,共谱更多温暖篇章,让尊老爱老的美德在笔墨传承中生生不息,让青春之花于社会的土壤上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