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子赴宝塔山调研红色建筑数字化传承
为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助力革命文化遗产的永续留存与活化利用,弘扬红色文化,积极响应团中央关于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的号召,2025年7月15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管理学院赴延安红色建筑数字传承暑期社会实践团聚焦当地红色革命建筑的数字化保护与传承工作,在陕西省延安市宝塔山开展了为期一天的暑期社会实践。
图1 团队成员观察记录宝塔建筑特征
“几回回梦里回长安,双手搂定宝塔山”,提起延安必然会想起高大巍峨的宝塔山,山上的宝塔则成为了延安革命圣地的标志性建筑。团队成员在工作人员陪同下来到宝塔山后,首先对宝塔的建筑特征及革命历史等进行了观察学习,一丝不苟地记录下每一处砖瓦木构的细节特征和所蕴含的历史价值,为构建数字孪生模型奠定基础。
图2 团队成员进行现场问卷调研
除建筑观察记录工作外,实践团同步开展了广泛的实地问卷调查。团队成员在宝塔山景区针对游客、本地居民、文化工作者等不同群体发放问卷,内容主要涉及公众对宝塔山红色建筑的认知程度、保护现状评价以及对数字化保护与展示形式的接受度与期望,为后续红色建筑数字化传承现状分析与改进方向的分析提供了可靠的数据支撑。
图3 团队成员对当地住户进行访谈
为补充建筑历史信息,队员们还走访了多位当地老住户进行问卷调查与访谈,为数字化模型标注历史变迁信息提供了参考。实践团将这些口述资料整理成文字,与采集的空间数据相互关联。基于实地工作,实践团初步建立起宝塔山片区典型红色建筑的数字化信息库雏形,涵盖建筑本体关键构件纹理材质及历史背景资料等。宝塔山文旅工作人员对此给予肯定:“这些数据的收集与整理不仅是当代青年对红色建筑及其文化精神的学习路径,对建筑修缮具有参考价值,为后续展示利用提供了新的可能。
图4 实践团在宝塔山合照
通过此次社会实践活动,实践团深刻感悟红色历史文化的厚重,同时认识到红色建筑数字化传承的必要性,以拍照记录与公众访谈调研相结合的方式调查记录宝塔山建筑现状,为革命文物的数字化保护路径提供多角度的实证参考,为延安红色建筑数字传承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