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师生赴南疆助力红枣产业发展
盛夏的南疆,枣花飘香、硕果盈枝。2025年7月20日至2025年7月27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研究生实践团一行7人,奔赴喀什地区麦盖提县、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三师四十八团开展调研活动。团队围绕“科技助力红枣产业发展”的主题,深入田间地头、企业研究院,把脉问诊南疆红枣种植及产业发展瓶颈,把技术送到农户心坎上,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实现红枣产业在新疆南疆地区的蓬勃发展。
红枣科技小院:将实验室搬进枣园,把论文写在大地上
红枣是麦盖提县的“金色名片”,新疆麦盖提红枣科技小院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与麦盖提红枣产业研究院合作搭建,共同承担国家红枣产业技术体系的科研攻关、技术推广和人才培养任务。此次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研究生实践团队在老师的带领下,参观了该研究院近年来多项转化应用的成果,以及研究院的果树生理实验室、表型鉴定试验室、贮藏加工实验室等。
图1 观看科技小院成果转化应用内容介绍
图2 参观分析研究院人工培养箱酸枣苗生长状况
麦盖提红枣基地考察:万亩枣海里的“数字游标卡尺”
团队在研究院的负责老师带领下参观考察了麦盖提红枣产业基地,对于资源圃200多个枣品种进行筛选,调查它们的基础表型特征。此外,团队重点参观具有代表性的红枣实验区域,分析了施用不同肥料(袋控缓释肥、营养液等)及不同施用方式(树干注射、土施、叶面喷施)对红枣生长坐果及产量的影响,发现科学施肥能够显著促进枣树开花坐果。科技像一只“看不见的手”,稳稳托住了南疆枣农的丰收希望。
图3 参观新疆红枣产业技术体系南疆综合试验站
图4 相关老师介绍实验站培育的新优品种
图5 分析枣树吊液后的生长状况
沧云果业调研:2000亩智慧果园让裂果、霉烂成为“过去时”
调研团队实地走访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三师四十八团的新疆沧云果业有限责任公司,在企业团队的带领下参观了试点园区2000亩的红枣智慧果园。智慧果园的搭建不仅可以实时监测墒情、温度与虫情;还可以精准使用水肥一体化系统去进行按需滴灌,既节水又增肥。自智慧果园投入运行,红枣亩产不断提高,裂果、霉烂率也在持续下降。该公司推出的红枣相关产品使当地红枣从“卖原料”到“卖功能”“卖健康”,在延长产业链的同时增加了红枣的附加值。
图6 实地考察2000亩集成智能管理的示范果园
图7 参观沧云果业公司红枣相关产品
从科技小院的“一亩三分地”,到麦盖提红枣产业基地的“万亩枣海”,再到沧云果业的“云端果园”,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师生用脚步丈量南疆大地,用数据赋能红枣产业,让“红枣”成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振兴的“甜蜜果”,在祖国西隅铺展开一幅产业兴旺、枣农富足、乡村和美的崭新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