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 登录 | 注册 | 投稿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实践 > 社会实践 >

长安大学“时空魔方·折叠新生”团队赴陕西西安暑期实践纪实(三)

来源: 编辑:武思远 张雅妮 时间:2025-08-19
导读: 结束篇:碑林区调研日记——长安大学“时空魔方·折叠新生”团队暑期实践纪实(三) 7月10日电(通讯员:武思远 张雅妮) 在持续探索老旧小区空间活化与社区更新的征程中,长安大学“时空魔方·折叠新生”暑期社会实践队迎来了调研活动的第三日。 在指导老师...

结束篇:碑林区调研日记——长安大学“时空魔方·折叠新生”团队暑期实践纪实(三)

7月10日电(通讯员:武思远 张雅妮)

在持续探索老旧小区空间活化与社区更新的征程中,长安大学“时空魔方·折叠新生”暑期社会实践队迎来了调研活动的第三日。

在指导老师段亚琼的悉心引领下,团队于7月10日深入西安市碑林区,聚焦红砖南路与明德南路社区,以青年视角聆听民生需求,为城市“折叠空间”的再生寻找现实注脚。本日调研标志着团队累计完成六个社区的实地考察,为后续数据整理奠定了坚实基础。

70bfadbdeb2c647885b31ee362633bb1.png

图1 团队成员集体合影

上午9时:红砖南路社区的深度探访

团队准时抵达红砖南路社区,首站前往社区居委会,与工作人员展开了亲切沟通。段亚琼老师重申了调研规范,强调“以耐心与温度聆听砖瓦低语”,确保工作科学、接地气。通过交流,团队了解到该社区作为典型老旧小区,服务设施配备相对齐全,包括基础医疗站、老年活动中心等,体现了空间活化的初步成果。随后,团队在社区内广泛分发问卷和开展一对一访谈,聚焦居民对设施使用效能及生活需求的真实反馈。队员们细致标记问卷数据,确保统计精准。在此过程中,团队的青年热忱与专业方法交织,生动诠释了“触摸民生温度”的理念。

067bc281276cce62ff17ad4ea2044118.png

图2 红砖南路社区居委会沟通

调研显示,居民普遍认可社区设施的便利性,但也提出对空间优化(如增加多功能活动区、更新现有设施)的期待。团队以扎实的一手资料,为“折叠空间”理念(在有限地块内实现功能复合)积累了宝贵案例。

下午2时:明德南路社区的拓展调研

结束红砖南路行程后,团队转战明德南路社区。与前几个小区相比,该社区范围更广、人口密度更高,段亚琼老师果断调整策略,将团队分成三支小分队,分别深入不同小区及道路周边环境展开地毯式调研。队员们穿梭于高楼之间,细致观察物理环境现状:社区内楼层较高(多为6层以上),公共空间虽配有儿童游乐设施,但整体设施数量不足且分布不均。通过访谈,团队发现居民间沟通较少,社区氛围较为单调,凸显了空间活力缺失的挑战。

a37c80d44cc4101db7b2703ba192e633.png

图3 团队成员于明德南社区路上

段老师全程督导,叮嘱队员们“以专业视角注入活力因子”,并记录环境细节(如绿化覆盖和道路维护)。调研中,团队重点评估了“公共设施使用效能”,识别出空间折叠的潜力点(如利用闲置角落增设共享书吧或健身区),助力社区在重塑中焕发新生机。

成果总结与后续展望

至此,团队已累计完成六个社区(包括新城区中山社区等)的实地调研,覆盖西安市多区典型老旧小区。碑林区第三日行程不仅丰富了问卷和访谈数据库,还为理解当地空间现状提供了较为完整的背景资料。段亚琼老师总结道:“这些‘时空单元’的折叠之旅,需以数据为基石,注入青年智慧。”后续,团队将系统整理本日及前期138份数据样本,结合“时空魔方”理念,分析公共空间效能与居民需求缺口,为老旧社区有机更新(如功能复合设计)提交针对性建议。

未来,实践队将继续扎根西安,以折叠空间为钥,开启更多社区的再生之门,为建设更宜居、更韧性、更富人情味的城市家园贡献长安大学的智慧力量。


责任编辑: 武思远 张雅妮
声明:本文转自于互联网,若与实际情况不相符或存在侵权行为请联系删除。
【扫描二维码·分享本页面】
  • 关于我们
  • 版权说明
  • 服务协议
  • 我要投稿

  • Copyright © 2010-2021 陕西大学生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陕西大学生网 - 陕西大学生网通讯社运营的高校新媒体
    陕ICP备15014909号-3

    陕公网安备 61019702000276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