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岚皋发展历程 解密乡村振兴之路
探寻岚皋发展历程 解密乡村振兴之路
——西农调研队采访岚皋县副县长杨乐
供稿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吴嘉昕
近年来,岚皋县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进行了不断地探索与实践,探索出了践行“两山理念”有效路径,促进了经济质效双升。依此,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赴长春村乡村振兴调研队通过腾讯会议对岚皋县副县长杨乐进行了采访。
调研队了解到岚皋县的生态文明建设主要依赖四个发展战略,包括“生态立县”“旅游强县”“硒业兴县”“开放活县”。岚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认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和“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重要论断,贯彻落实“生态立县”理念。据调查,岚皋县的土壤硒资源含量在98%以上,硒资源的充分利用极大地涉及到科学研究,“这要求我们拥有领先的基础研究,从而发展、运用硒资源,这是一种产学研融合为业态的战略。”杨县长在接受采访时,谈到了岚皋县独特的“硒业兴县”战略。此外,岚皋的开放活县战略既符合国家构建新发展格局——内循环外循环双重发展的需要,同时符合山区县城现有的状态。
旅游的相关产业不断更新换代。90年代末、21世纪初,岚皋的旅游业在整个安康市处于领先地位。但是受一些客观因素的影响,导致旅游的起步很好、但跟进乏力,后续换代落后,致使旅游业处于下滑的状态。近两年重新提出旅游强县战略后,岚皋将旅游产业作为全县的首位产业,旅游业蓬勃发展。
杨县长认为,岚皋的发展要做好,包括两点。
一、修炼好“内功”,通过大量的技术设施投入进而开发更好的产品,提升景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在此基础上,岚皋推出了“星月工程”,打造核心景区作为岚皋旅游月亮级的产品;在全县各地发展、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旅游建设,主要包括较小的园区、庄园、民宿,给旅游提供承载量。按照县级主抓“月亮工程”、各镇主抓“星星工程”的思路,形成了以月带星、众星捧月的旅游发展态势。
二、做好营销。岚皋动用大量的自媒体资源、媒体资源,在各个平台宣传旅游产业,吸引更多人的关注。比如“大山乐涛淘”就是通过内容输出吸引更多游客关注到岚皋,选择到岚皋来旅游,拓展当地市场。正如杨县长所说,如果单纯抓宣传,最后可能适得其反;如果只做基础设施的提升、旅游产品提升,而不去宣传,可能所有的项目不能很好地运转下去。老话常言,“酒香不怕巷子深”,但是如今信息四通八达,如果不能够把自己的优势精准地推送给目标客户,酒香就怕巷子深了。
问及到如何提升农民对于乡村振兴的认识以及参与乡村振兴的热情时,杨县长指出基层工作没有绝对的原理,“从政府角度来说,我们需要以项目为抓手,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是实打实的需要群众深度参与的,如果群众不参与的话,乡村振兴就变成了政府的独角戏。我们最大的依托就是群众的力量。”只有群众深度参与乡村振兴,工作才能更好的发展,产生实效。同时要抓好产业发展,政府支持的农村产业项目一定是要把群众连接在一起的,动员群众把自己闲置的土地拿出来给市场主体开发、做产业,把老百姓嵌入到每一个可能嵌入的产业发展的环节中去,从中受益。相应地,岚皋县提出了“建立道德银行的评分制”与“和美庭院建设”。此外,如何吸引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就业、创业,做好乡村振兴福利的宣传;以及如何通过招商引资,吸纳更多的企业,进而提供就业岗位,吸引回流迫在眉睫。
因此,乡村振兴是一个系统的、而非单方面的的工程,每一个环节都要大量工作,在此过程中群众的深度参与才是整个的乡村振兴的推进提供有力的保障。
为打通农产品销路,杨县长走进了直播代言平台。直播电商作为新兴的产业,打破了地域限制,农产品通过互联网高速快捷地传播到以前没有办法达到的地方;利用大数据帮助产品找到大量的目标客户。“我们要以我们的身份去引导当地产业,针对电商市场做产品的优化,进行供给侧的改革,那供给侧改革到底改成什么样,就要要明白需求侧需要什么,所以我们需要去参与直播电商。”
在落实乡村振兴的过程中,农业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杨县长对农林类高校的学子提出了展望——抓好专业课学习;丰富拓展自己的知识领域,通过互联网和课本了解目前国家大的方针政策背后的内涵;多去进行社会实践,多听多看多问,在看的过程中把握农业农村的规律、实际中的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