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农学子三下乡:从酒庄壁画理解中国葡萄酒酒庄的发展方向
近日,在走访昌黎产区的茅台凤凰酒庄的时候,调研队队员们注意到这个酒庄与之前走访过的酒庄在庄内的与众不同的葡萄酒软文化宣传——壁画。
之前队员们走过的酒庄大多数都是在墙上粘贴一些宣传标语,又或者是当作科普,在隔间的门上转角的墙上贴满小贴士。更当然也不乏将奖项摆了满墙,宣传自己主牌酒的酒庄。瑞纳酒庄在酒堡内部设置了较为完善的博物馆式交互设施,甚至还有一间4D电影院,借此来介绍宣传全国各地的张裕酒庄和特色酒。
但是当我们来到河北碣石山产区的茅台和金士酒庄时,壁画以一种全新的酒庄宣传方式出现在我们的面前。
最早的壁画是作为建筑的装饰,内容多是简单的花纹或者反映当地文化特色的民俗神话等。金士酒庄的穹顶壁画显然更符合“壁画”最原本的概念。金士酒庄在酒庄的入口处,由闫希军先生设计,动工建造了总面积12000平方米的,共有27个故事、36幅画面的,从古至今由东到西的将人类葡萄酒大文化与建筑艺术壁画艺术完美交融的主体壁画群。
壁画里,我们能够看到熟悉的中国古代皇帝、西方神话人物、少见的酿酒品酒场景,也有每个人一生中一定会经历或是参与的婚礼祝酒的场景。不需要额外安装灯,阳光从天窗透过玻璃照下来时,画着蓝天祥云的墙壁就好像正在发光。
显然金士酒庄的壁画更多地是服务于自身的建筑风格,让生产“耶稣的血”的葡萄酒酒庄多了一些宗教的意味,多了一些欧洲的风格,使酒庄更符合中国大众刻板印象中高贵的葡萄酒庄的形象。
符合刻板印象的同时与中国神话民俗相结合,西方建筑风的墙上装饰并不脱离本土超于大众的中国图画,符合但不刻意迎合,金士酒庄的壁画为国内葡萄酒酒庄的装潢设计以及酒庄景区化的打卡点提供了新思路。
茅台酒庄的壁画和金士酒庄的壁画有很大的不同:壁画位于茅台凤凰酒庄建筑内部的参观路线里的走廊墙壁上,颜色也并不绚丽,似乎并不是作为参观过程中的吸睛点。参观时,茅台的员工很自豪地指着墙壁对我们介绍哪位是酿酒师哪位是总经理,哪一堆人群里或许还有她自己。画风也区别于金士酒庄的油画风,凤凰酒庄的壁画的画风更接近现代卡通风格。简单的色彩和线条,虽没有一眼给人震撼的画面,但是在行走中,简单而可爱的画作笨拙地、慈祥地向游客讲述酒庄的发展历史。一步一步,在走廊上,也在历史上。
茅台凤凰酒庄的壁画在满足基本的装饰作用的同时,对于游客和入门者极度友好。向每天经过的行业内外的人们传递着茅台企业的人文关怀。
金士酒庄服务于建筑风格的壁画,茅台酒庄记录自己文化的壁画,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中国葡萄酒行业的两条发展道路:一部分酒庄沿袭了外国酒庄的品种,设备,生产方式,立志于在国内做出与外国各大名产区口味相仿的好酒,获得国际上的认可。另一部分酒庄,自己就是壁画上的角色。他们着眼于中国本土葡萄酒,在一步步探索中找出具有自身特色的品种和酒款。
作画,入画,酿酒,品酒。中国葡萄酒酒庄向外生长,在内开花。中国葡萄酒一定能够像壁画一样,经过时间的沉淀洗涤,在历史的墙壁上仍然保留着宝石般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