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大学子三下乡:在平凡中感悟生活的变迁
为研究调查乡村振兴战略的发展成果,7月8日,我随长安大学“青春助力促振兴,互助共赴新征程”实践队来到青海省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开展了为期七天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活动的前三天,我们分别前往了坐落在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县威远镇西南部的一座大型土族民俗文化主题公园——彩虹部落土族园、“青海的现代农业看海东,海东的现代农业看互助。”的——互助县国家高原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和中国青稞酒龙头企业和传统的国家级非遗酿造基地天佑德酒厂。
首站,我们来到了彩虹部落土族园,烈日炎炎,实践队员们开启了一场唤醒五官的奇妙之旅,一同邂逅彩虹的故乡故土园。还未进入园区,我就被土族的文化所震撼,园区门口,是土族少女们围成一个大圆,跳着土族的特色民族舞蹈,阳光很灿烂,洒在她们的脸庞上,使我深深感受到民族文化的不同,与其别具一个的魅力。通过讲解员的引导与讲解,我详细的了解了土族的的发展历史、关于土族历史、文化、民生以及发展的真实故事以及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体验了土族的传统体育活动轮子秋,真正的了解了土族民俗文化。作为少数民族的土族人民,薪火相传,生生不息,在这片土地上繁衍文化、传承非遗。园区内,土族婚礼、轮子秋等一些列表演生动了诠释了土族人民热爱生活、欣欣向荣的生活方式。
看,脚步迈入,映入眼帘的是一整片青砖青瓦、生土土坯、砖雕木刻等形式建造的大型土族民俗文化古建筑群,令我惊叹不已,尽管从小在这片土族小县城长大,但真正近距离感受这“原汁原味”的的土乡传统建筑也让我不由慨叹。听,悠扬的歌声传来,是土司府正在招婿。一场喜庆热闹的土司老爷为公主招婿的演绎结束,尽管我听不懂土族语言的颂唱,但能深切体会到全场观众对他们的祝福。在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土族婚礼代表性传承人董思明老师的了解下,通过土司招婿的这样一种演绎,让土族的民俗文化得以传承,在未来让更多的青年学子继承并且学习发扬。触摸土族盘绣的一针两线,上拉下盘,一作盘线,一作缝线。绣出的是祖孙血脉亲情,这是来自针尖上的传承与祝福。七色俱全,配色协调,鲜艳夺目,厚实华丽,经久耐用,这是专属于土族人民的标签。闻,身处青藏高原的互助土族自治县,人们的衣食住行尤其艰苦,走进百年老油坊,扑面袭来的是一股一股的油菜籽香,了解到油菜籽的生长环境以及古法榨油的全过程,也让我深刻体会到这方水土的人民因它而生生不息。尝,走进世义德酒坊,工作人员向我们介绍了传统青稞酒的酿造过程,一粒粒青稞滑落指尖,像是在诉说我们要传承和发扬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吸引我前进的是阵阵传来的“十里”酒香,迫不及待想要品世义德青稞酒,辛辣入口,缠绵入嗓,胃中如同热浪翻涌,脑海中浮现了一幕幕青稞酒文化德演变。
这个园区真实地展现了土族的文化传统和生活方式,他们虔诚地信仰藏传佛教,并将其融入到日常生活中。在园区中,我见到了许多寺庙和供奉佛像的场所,人们在那里默默祈祷、烧香。这种虔诚和信仰的力量令我难忘。园区内,看到土族传统的民居,这些房屋虽然简朴但坚固,展现出他们朴实而温暖的生活方式。土族人民注重家族和社区的凝聚力,他们共同生活、相互扶持,形成了紧密的人际关系网络。这种传统价值观和社区意识让我深受感动。在即将结束时,董思明董老师为我们上了一趟生动的土族文化课,老师重点讲解了土族的各项非遗文化。让我最深刻的是土族的安召舞,在进入土族园前,讲解员也简单的教了我们安召舞的跳法。互助土族故土园作为整个青海省四大五A级景区之一,为拉动互助县旅游经济做出了巨大贡献。故土园以土族历史传承和文化保护为核心,景区内完善的景区服务体系和饱富民俗特色的民族建筑群,不仅展示了土族民俗风情和传统手工艺,还通过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吸引了全国各地游客和少数民族特色文化爱好者。这种为文化展示与传承所作努力,不仅对土族文化的传播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也让互助县的旅游业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助推本地经济实现繁荣。
图为实践队员在彩虹部落土族园参与土族民族舞蹈表演
实践队的第二站去到了互助县国家高原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区,体验了现代化种植对于农业的影响。园区展示了最近互助县农业的最新研究结果,跟随讲解员讲解员的步伐,我分别去到了现代农业新品种新技术展示区、草莓种植基地和油菜制种基地,我们看到了长在架子上的南瓜,见识到了新型育苗方法,感受到了科创园积极保护环境的号召,一水多用开源节流体验到了科技的力量,凭借技术育苗养殖,亩产量得到了惊人的突破,真真实实地带动了当地农业向高产高收发展,为农民实实在在的增加了收入,随着农运车载着幼苗驶向远方,我仿佛看到了农民们光明的未来。
经科技人员介绍,互助县农业园培育了大量优质农产品品种,并以农产品外包为抓手,结合一批清洁能源项目,助推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同时,互助县十分注重生态环保和绿色发展,积极开展生态修复和环境保护工作,在助推经济发展的同时,注重珍稀动植物和自然资源的保护工作,使得互助县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得到了赓续发展。在与讲解员的交流过程中,讲解员提到:截至目前,该示范园区是青海省唯一一家双国家级园区——国家级科技园区、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园区规划面积56万亩,示范园区以“一核两区五带十大基地”为总体布局不断发展壮大,2021年11月12日,入选《全国农村创业园区(基地)目录(2021)》。“青海的现代农业看海东,海东的现代农业看互助。”农业作为农民生产生活的根本,我深刻的体会到农业科技的发展对当地乡村振兴事业发展的卓越贡献。
图为实践队员听讲解员讲解示范园内植物品种
第三站,我们来到了当地人口中的老酒厂——天佑德酒厂,其名字寓意具有仁爱之心、恩泽于民、德高望重、眷顾、保佑、幸福。天佑德酒文化四百年薪火不息,是青藏高原各族人民智慧的结晶,天佑德酒厂作为中国青稞酒龙头企业和传统的国家级非遗酿造基地,具有全国最大青稞酒生产基地,传承中国青稞酒之源,借以其当地源远流长的酒文化,促进社会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青稞酒具有清香醇厚、绵甜爽净,饮后头不疼、口不渴的独特风格,在酒厂基地通过讲解员的讲解,一步一步由浅至深的了解了青稞酒的酿酒工艺,以及产品背后的历史文化,除此之外队员们还品尝了青稞酒原浆,随着高度数的头楂酒入喉,带来的不仅仅是辛辣的感觉,还有青稞酒的香气。除此之外体会到了地域的差异对酒文化的影响,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在这世界的高处,感受到了别样的豪迈。讲解员还带我们参观了酒坊的内部工作车间,从老古井取水到现代的生产线,酒厂里的勃勃生机都昭示着互助县人们不断向前的脚步永不停止,互助县的振兴是靠每一双勤劳的双手创造出来的。
近年来,天佑德青稞酒一直致力于深挖青稞酒的价值,一代又一代青稞酒人坚守使命、继承古法酿造精湛技艺,延续发展青稞酒文化血脉,希望将青稞酒承载的传统文化和精神文明发扬出去,让更多人认识到青稞酒独具一格的魅力,也希望借此构筑以青稞酒酿造为核心的产业格局,促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发展。
图为长安大学赴青海海东“青春聚力促振兴,互助奋进新征程”暑期社会实践队在天佑德酒厂门前合影
这三天,我们从各方面了解了互助土族自治县为发展自身经济,促进乡村振兴所做出的努力,互助县在传承土族文化、发展旅游业、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保护生态环境等方面实现了均衡发展。在这片富饶的土地上,我们看到了互助土族故土园和整个县城民生、经济的蓬勃发展,也感受到了当地人民不懈奋斗,追求发展的精神。这其中蕴含着欢笑与成功,也深藏着挫折与磨难,但我们心怀责任与梦想,在这条路上坚定的奋斗着,相信,助县能在未来的发展中保持良好的势头,继续为土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