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建大理学院实践团赴陕苏调研乡村噪声 探索声环境优化新路径
为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推动乡村人居环境改善,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理学院“乡村噪声调研与声环境优化”暑假社会实践团近日赴陕西省各市及江苏省徐州市泰山街道开展专项调研,深入探索乡村噪声治理新路径,助力打造宜居、健康的乡村声环境。
实践团由理学院声学专业师生组成,在学院老师的指导下,以“科学监测+实地走访+数据分析”为模式,聚焦乡村噪声污染现状与治理难题。在陕西省调研期间,团队深入西安、咸阳、渭南等地乡村,通过噪声监测设备实时采集数据,走访农户、商户及乡镇企业,了解噪声源分布与影响。调研发现,部分地区因交通、农业机械、集市贸易等活动产生的噪声超标问题突出,部分村民反映夜间噪声干扰休息,影响生活质量。
随后,实践团前往江苏省徐州市泰山街道开展对比研究。作为城市近郊乡村治理示范街道,泰山街道在声环境优化方面成效显著。团队与当地环保部门、社区协作,重点考察了声屏障建设、隔音绿化带设计等降噪措施,并参与社区声环境治理座谈会。通过案例分析,团队总结出一套“源头控制+技术降噪+社区共治”的声环境优化经验,为陕西省乡村治理提供参考。
调研过程中,实践团运用专业声学知识,创新提出多项建议:针对交通噪声,建议推广低噪音路面材料;针对农业机械噪声,倡导设备更新与使用时段管控;针对集市噪声,提出划定固定时段与区域并安装临时隔音设施。同时,团队结合调研数据撰写《乡村噪声治理与声环境优化报告》,提交至相关部门,为政策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此次实践不仅提升了学生专业实践能力,更彰显了高校服务社会的责任担当。团队成员王同学表示:“实地调研让我们深刻认识到声环境对民生的重要性,未来我们将继续钻研声学技术,为乡村噪声治理贡献力量。”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理学院院长表示,学院将持续关注乡村环境问题,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鼓励学生将专业知识转化为社会服务,为乡村振兴注入科技力量。下一步,实践团计划联合多地环保部门开展试点项目,推广声环境优化技术,助力实现“宁静乡村”建设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