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 登录 | 注册 | 投稿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实践 > 社会实践 >

保护渭河母亲,共筑绿水青山

来源: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编辑:幻蝶 时间:2022-08-16
导读: 保护渭河母亲,共筑绿水青山 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内容,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事关“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为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生态文明思想,大力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切实肩负起新时代建设美...

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内容,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事关“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为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生态文明思想,大力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切实肩负起新时代建设美丽中国的历史使命,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信息工程学院赴渭河乡村振兴暑期社会实践团以助力家乡环境改善和推动生态环境治理为己任,于2022年8月5日起前往陕西省咸阳市咸阳湖湿地公园调研,重点摸查当地基本卫生状况、绿化情况、生态环境建设及存在的问题等,并付诸实践以切实解决当地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

卫生状况调研及垃圾清理


image.png

实践的第一天实践队伍来到咸阳湖风景区,咸阳湖风景优美,可谓是“一河渭水满城诗,湖光山色河韵香”。小队分为两组,一组负责维护渭河环境,对其沿岸的垃圾进行了捡拾并进行分类投放,希望以此行动为渭河环境治理工作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

另外一组负责沿途调研各处的卫生情况并记录成报告。公园中水泥路整体比较干净,无较大的垃圾,但在草坪或水边周围的泥土地上卫生情况较差,大垃圾较多,且大部分是一些塑料制品,包括饮料瓶、食品袋等。

环保力量配备调研

作为维护城市环境卫生的主力军,环卫工人毋庸置疑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为了更好地了解他们,实践队伍近距离与他们接触并同他们一起切身体会了劳作。

image.png

通过实践队员与环卫工人和管理人员的交流实践队员们了解到,仅仅是一条道路,就需要12位环卫工人同时清扫,一天共两次。每天早上5点天刚蒙蒙亮就要到岗,中午2点又要顶着炎炎烈日再次清扫,因此景区的环境才会如此干净整洁。

垃圾分类情况调研

现代的垃圾很多含有有害化学物质,垃圾填埋和垃圾堆放等垃圾处理方式又占用大量土地资源。将垃圾分类,去掉可以回收的、不易降解的物质,减少垃圾数量可达60%以上。因此做好垃圾分类对减少环境污染、节省土地资源、提高再生资源的利用率意义重大。实践队伍就渭河咸阳湖公园水段的垃圾分类实施情况、游人垃圾分类意识做了调查后,发现公园基本覆盖了垃圾分类垃圾桶,可以看到里面的垃圾投放情况符合垃圾分类标准,但仍然存在不在意垃圾分类,随意投放垃圾的情况。

image.png

随后,实践队伍又对咸阳湖水段的水质进行了调查,尽管游人很多,但是水面碧波荡漾,未见垃圾漂浮,未闻到异味,可见咸阳湖水段的环境治理成效显著。

环保知识宣传

渭南一带即如今的关中平原,长久以来是人口密集、物产富饶、陕西的工农业发达之地,古称“八百里秦川”,哺育着两岸1400多万亩良田,养育了陕西五成的人口,支撑起了巨量的GDP。如影随形的还有水土流失、环境破坏、生态失衡的危险,详细的例子都记录在前几天的调查日记中。

我们决定就地宣传环保知识,通过分发传单使环保理念深入人心。

image.png

不用登门相劝,路人游客们被实践队员热切的环保精神所打动,欣然接受了实践队员的传单和提问请求。同时在向几位市民做了简短的采访后,实践队员了解到,对于环保,他们不是闭着眼睛横躺在床上,一言不发的卧龙先生,也不是呆坐在天井里望天的大号青蛙,而是真真切切的实干家,在诸多如是否进行垃圾分类的问题上展现了人们对环保的共识。

总结

本次社会实践活动旨在宣传和弘扬垃圾分类和绿色环保意识,从而引导当地居民树立绿色、健康、低碳、环保的生活理念。实践队通过实地调研进行垃圾分类、打扫卫生、开展环境治理宣传、进入居民住户宣传生态环保知识等方式进行实践,身体力行。此次调研不仅激发了团队成员自主探索和思考的能力以及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的能力,而且使团队成员能够进一步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发展,树立了为当地环境建设贡献出自己的一份热血和力量的决心。此次活动结束后,实践队员们心中已然牢牢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


责任编辑: 幻蝶
【扫描二维码·分享本页面】
  • 关于我们
  • 版权说明
  • 服务协议
  • 我要投稿

  • Copyright © 2010-2021 陕西大学生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陕西大学生网 - 陕西大学生网通讯社运营的高校新媒体
    陕ICP备15014909号-3

    陕公网安备 61019702000276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