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 登录 | 注册 | 投稿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实践 > 社会实践 >

长大学子三下乡:在湖北遇见先辈的革命人生

来源:原创 编辑:朱济源 时间:2023-07-16
导读: 长大学子三下乡:在湖北遇见先辈的革命人生 在湖北这片“红色土地”上,留存着大量革命遗址遗迹,它们承载着红色基因静静伫立无声诉说着那段峥嵘岁月的光辉历史。长安大学赴湖北武汉“赴英雄城市·续红色篇章”暑期实践队员于7月12日先后走访了中共中央机关...

在湖北这片“红色土地”上,留存着大量革命遗址遗迹,它们承载着红色基因静静伫立无声诉说着那段峥嵘岁月的光辉历史。长安大学赴湖北武汉“赴英雄城市·续红色篇章”暑期实践队员于7月12日先后走访了中共中央机关旧址、詹天佑故居、宋庆龄故居,走进革命先辈的生命长河中,聆听红色遗存背后的故事,体会文物所承载的革命精神,同时调研了大众对于传承武汉市红色文化了解认知度。

image.png

图 1 图为实践队员在调研群众对于红色文化的认知度

12日上午,实践队员来到了全国唯一以“中共中央机关旧址”命名的纪念馆,中国共产党早期许多重要领导人在此居住或从事革命活动,实践队员们走访了中共中央秘书厅、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办公室、会议室、陈独秀、蔡和森等领导人办公室。文物无声,却震耳欲聋。实践队员们走访在这些场馆中,仿佛看到了革命年代无数革命先辈伏案工作的身影。木桌虽小,却可窥见革命先辈的爱国心。“修旧如旧,保留原貌。”习近平主席对于中共中央机关旧址的修缮批示让每一位实践队员有幸置身于“活”的文物中,体会其中静静流淌的红色基因。

在这里,实践队员们也了解了部分革命伴侣的伉俪事迹。在这样一个特殊的群体中,实践队员看到了革命过程中令人凛然的另一面。在生离死别、抛家别子的抉择时刻,革命伉俪义无反顾放弃儿女情长,选择慷慨悲壮,有的甚至阴阳相隔,天人永别。实践队员们惊叹于革命先辈杨之华寻找其先生翟秋白的遗骨二十余年,感动于女干部徐全直与陈潭秋共赴洪流的伉俪深情。铁骨柔情,家国情长。实践队员们在展览中看到了共产党人“革命理想高于天”的崇高情怀和“”甘撒热血写春秋”的奉献精神。

image.png

图 2 图为实践队员在了解罗亦农前辈和李文宜前辈的伉俪故事

詹天佑,中国铁路之父,实践队员于12日中午来到詹天佑故居博物馆,了解了詹天佑的生平事迹,从中体会到了詹天佑的爱国主义精神。作为中国近代最杰出的铁路工程师,詹天佑一生与铁路为伴,铁路建到哪里,他就住在哪里,经常是在工地的帐篷中与工人同甘共苦。为了中国铁路建设,他几度举家迁移。实践队员们观看着一件件展陈资料,感受着詹天佑先生生平所经历的艰难困苦和顽强不屈。寻访接近尾声,回望詹天佑的雕像,实践队员们想起他在《敬告青年工学家》一文中对青年工学家的殷切期望——“莽莽神州,岂长贫弱?曰富、曰强,首赖工学。”詹天佑一生力行不止的愿景是以工学强国,以道德树人,为国家富强作出贡献。至今,他那振兴中华民族的决心和信心,以及为国筑路的荣光依然激励着实践队员们。

image.png

图 3 图为实践队员们在了解詹天佑前辈的工程图

12日下午,实践队员们走进宋庆龄故居,回顾难忘岁月。1926年12月10日,宋庆龄和国民政府先遣人员到达武汉后,宋庆龄住进了这幢小楼,并在此生活、工作了7个月。实践队员们在这里了解了宋庆龄伟大光荣的一生,学习了其革命精神。当原野的风吹来时,脚下的足印清晰了。武汉是一座英雄的城市。在炮火里成长、在抗争中崛起,先辈们在这里造就了为民族谋复兴、为人民谋幸福的不朽伟业。宋庆龄便是其中的一位。一条路,一段历史,一个美丽的身影,一个民族的脊梁!今天,实践队员们追寻着她的战斗足迹,重走她曾经走过的路,缅怀她在艰难岁月里用智慧与魄力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卓越贡献的奋斗精神,激励实践队员在新的道路上走出更加扎实的足迹。

image.png

图 4 图为实践队员们在为宋庆龄前辈留言

一路繁华的背后,是一代代民族英雄在困境中艰难求索,奋斗奉献,以甘用生命充当“革命军中马前卒”的牺牲精神,人民若有记忆,知来路,知归途。实践队员们看着他们远去的背影,走在他们走过的路上,走着他们曾经走过的路。

责任编辑: 朱济源
【扫描二维码·分享本页面】
  • 关于我们
  • 版权说明
  • 服务协议
  • 我要投稿

  • Copyright © 2010-2021 陕西大学生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陕西大学生网 - 陕西大学生网通讯社运营的高校新媒体
    陕ICP备15014909号-3

    陕公网安备 61019702000276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