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科技大学赴农讲所参观学习
(通讯员 李丹)近日,西安科技大学“双创赋能·红色筑梦”社会实践团来到毛泽东同志主办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纪念馆进行参观学习。农讲所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教育机构之一,也是中国农民运动的重要组织和智库。
农民启蒙,革命基石。
农讲所创办初期以培养革命干部为主要任务。这里曾是广东省的政治文化中心,吸引了大批革命先进分子和知识分子来此学习和交流。农讲所教授的课程内容主要包括农民权益、农业技术、农村革命和社会主义理论等方面的知识。为中国农民运动提供了重要的智力支持和组织指导。在广州农讲所的影响下,大量农民得到了启蒙教育,开始认识到自身权益的重要性,同时也加深了他们对社会主义革命的渴望。广州农讲所成为了广东省农民运动的策源地,为农民发起抗争、争取权益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对中国的农民运动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旨在通过农民教育和宣传活动,提高农民觉悟,推动农民运动,为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做出贡献。
图为西科青年参观农讲所,投身社会实践 李丹 摄
知识普及,农村觉醒。
广州农讲所的影响力不仅限于广东省,其声名远扬全国。许多农村地区纷纷效仿广州农讲所的经验,开设类似的农民教育机构,推动了农民运动在全国范围的扩大。广州农讲所为中国共产党在农村地区争取群众基础、组织农民运动作出了重要贡献。
如今,广州农讲所已经成为一座纪念馆,向人们展示了农讲所的历史和贡献。通过展示丰富的图片、文物和多媒体资料,广州农讲所纪念馆让人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这一重要历史时期的农民运动和革命斗争。参观者可以在这里回顾历史,缅怀先烈,同时也能够从中汲取前辈们的智慧和勇气。广州农讲所的价值不仅仅在于其历史地位,更在于它作为一个纪念馆,传承革命精神,激励人们继续为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和幸福而奋斗。
图为西科学子认真观看农讲所 图为郝思琦 摄
红色教育,赤子情怀。
在这里,传统文化与革命文化的魅力几乎不露痕迹地融于一体。六百余年来,学宫的红墙仿佛将时光凝固了,宛如一幅幅历史深处徐徐展开的画卷。红墙内,士子负笈求学,书声琅琅;革命者谋救国之道,筚路蓝缕;建设者筹备建馆,上下求索;传承者诵先辈故事,用心用情。红墙外,蹒跚学步的孩童,笑靥如花的新人,精神矍铄的老人,打卡留影的游人,还有你和我,共同绘就了独属于农讲所的温馨日常。
承载着革命的记忆,传承着红色基因。通过参观这个纪念馆,我们了解到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史,深刻体会到中国革命的艰辛与伟大。更重要的是,农讲所在传承红色基因、培育新一代革命接班人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让我们铭记历史、珍爱现在、创造未来,共同传承和弘扬农讲所所体现的红色精神。时代的脚步越是匆忙,越让人们觉得那一抹红色是多么珍贵。农讲所蕴含的红色基因和文化烙印,始终闪耀。今年,农讲所纪念馆七十岁了,她依然生机勃勃,风采依旧。“我和农讲所的故事”,正在进行中。
图为西安科技大学实践团在农讲所大合照 郝思琦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