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 登录 | 注册 | 投稿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实践 > 社会实践 >

长安大学赴云南红河暑期社会实践队:沿着米轨,走进百年滇越铁路

来源:长安大学材料学院 编辑:都月 敬羽姝 时间:2023-07-29
导读: 长安大学赴云南红河“边疆民族团结行 · 实践探索共筑梦”暑期社会实践队 —— 沿着米轨,走进百年滇越铁路 铁路蜿蜒,走进红河,窥探滇越铁路百年芳华!在“云南十八怪”中,“火车没有汽车快,不通国内通国外”,指的便是滇越铁路,它是中国境内最早修筑的...

铁路蜿蜒,走进红河,窥探滇越铁路百年芳华!在“云南十八怪”中,“火车没有汽车快,不通国内通国外”,指的便是滇越铁路,它是中国境内最早修筑的铁路之一,也是中国最长的一条轨距为1米(又称“米轨”)的窄轨铁路。滇越铁路是云南百年前的运输“大动脉”,也是中国西南地区的第一条铁路

7月17日,实践队前往碧色寨火车站探寻滇越铁路历史文化跟随蒙自市道德模范沈家荣老先生,实践团队考察碧色寨火车,了解屏边人字桥的故事。

image.png

 实践队员与蒙自市道德模范沈家荣老先生合影

碧色寨位于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蒙自市,是一座优美的法式车站。1903年滇越铁路动工修建,1909年通车至碧色寨。这里是中国近代史上最早的的火车站之一,火车经此地北上可以到达昆明,南下可以直达越南。碧色寨为特等站,是滇越铁路重要的核心枢纽

image.png

沈老先生带领实践队员参观碧色寨

1901~1910年修建的滇越铁路,被誉为与苏伊士运河、巴拿马运河相媲美的世界第三大工程奇迹。2018年1月28日,入选中国工业遺产保护名录(第一批)。其文化价值和名片是:一是具有革命历史之路:在参与了辛亥革命后,发起了护国运动,巩固了辛交革命成果,挽救了国家;滇越铁路是云南铁路工人的摇篮,孕育了中国革命的有生力量;抗战爆发后,滇越铁路是外援和军需物资运输大动脉,为抗战作出重大贡献;抗美援越期间,是运送大批军用物资和部队的支前运输线。二是文化交流之路:滇越铁路开通后,云南开埠通商,兴办学校,创办银行,引进西医,开发矿山,推动了经济社会发展;加强了中越文化交流,增进友谊,传播优秀传统文化;滇越铁路穿过12个少数民族聚居区,加强了民族文化交流与融合。三是推动工业文明之路:碧色素有2个火车站和法式建筑,米轨和寸轨铁路交汇、换装,“人字桥”是世界铁路建设史上的奇迹;滇越铁路使现代工业设备进入云南,推动传统生产方式转变。同时,也加快了云南矿产资源开采;促进当地群众思想解放、观念更新、生产和生活方式转变。使云南南部成为经济发展最具活力、文化发展最快的地区之一。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沈老先生为实践队员讲解滇越铁路历史

image.png

image.png

 沈老先生带领实践队员参观大通公司

据沈家荣老先生所说,滇越铁路“人字桥”是由法国工程师保罗·波登设计,历时1年零7个月建成。桥座全用钢板、槽、角钢、铆钉连接而成,共由2万余组构件和铆钉铆制而成,桥长67.15米,宽4.2米,高约100米,历经百年沧桑的“人字桥”今天依然屹立在群山之间,并承担着一天两班货运的运输职能。

image.png

 沈老先生为实践队员讲解滇越铁路人字桥

通过沈家荣老先生的讲解和实地考察,团队成员结合时代背景对滇越铁路的意义和价值进行了更深入的了解。我们站在此刻,拥抱着历史文明,感受着历史事迹,交流着历史人物,聆听着历史的声声回响。

image.png

实践队员于碧色寨内合影

责任编辑: 都月 敬羽姝
【扫描二维码·分享本页面】
  • 关于我们
  • 版权说明
  • 服务协议
  • 我要投稿

  • Copyright © 2010-2021 陕西大学生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陕西大学生网 - 陕西大学生网通讯社运营的高校新媒体
    陕ICP备15014909号-3

    陕公网安备 61019702000276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