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子前往全国标准化农村示范社区调研学习
中国青年网咸阳8月17日电(通讯员:吴正阳)近日,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循迹黄河几字弯,助力黄河永安澜”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来到了全国标准化农村示范社区——寺角营村,参观当地产业振兴、生态振兴的发展历程和成就,激励青年们投身于乡村振兴的发展,提升了为人民服务的主动性和责任感。
实践团来到了寺角营村后,村党支部书记郑平喜在百忙之中热情地接待了实践团,对大学生能够在假期时间深入乡村田野、开展调查研究表示了赞许。实践团与郑书记在交谈中了解到了现在的寺角营村最早是由三个自然村合并而成,近年来村委会的党员干部和村民齐心协力大力发展乡村振兴,现阶段寺角营村的主要目标是打造净美、精美、秀美、和美、富美的五美寺角营,创建省级历史文化名村,打造全国乡村振兴示范村,一步步带动村民共同努力致富。寺角营村在乡风文明方面也将持续整改劣根陋习,助力乡风文明建设蒸蒸日上,提升全村道德文明素养。
图片为党支部书记郑平喜向实践团讲述寺角营村的发展现状
短暂交流后,实践团跟随郑书记来到寺角营村党群服务中心参观宣传展板。在这里郑书记更加深入详细的向实践团讲述“五美寺角营”和乡村振兴工作实施的发展历程及成果。
郑书记讲到寺角营村坚持以“党建引领,产业先行”的发展思路,抓班子,强化党建引领,推动组织振兴。连续三年,被潼关县政府评为先进村,2018年荣获渭南市“全市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示范村”等多项荣誉。
郑书记向实践团介绍到,寺角营村在建设美丽幸福家园工作中,为了强化乡村治理,涵育文明乡风,进行了许多创新的举措,例如评选孝亲敬老星级文明户,成立“六支服务队”,树立“五类典型”,修建了寺角营村互助幸福院,开设了公办幼儿园,成立了红白理事会等,在乡风文明建设蒸蒸日上,全村道德文明素养得到显著提升。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关键举措,为了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改善村民的居住环境,提高幸福感,寺角营村因地制宜,立足生态,成立了村级保洁员队伍、村级服务中心、村民活动广场等,大力发展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呈现出欣欣向荣,美丽乡村的新气象。实践团成员看着整洁的街道和村民们的笑脸,真正感受到了“保障人民幸福是国家最大的民生”这句话的含义。
郑书记向实践团介绍了近些年在产业振兴的工作落实上,村委会的党员干部和村民攻坚克难,以种植小麦、玉米为主,经济作物为花椒、黄花菜;寺角营村的四大产业:养殖产业、大棚产业、黄金桃产业、软籽石榴产业,为了让实践团亲眼目睹村子经济发展的成果,亲自带领实践团来到生猪养殖基地参观养猪场,随后又来到黄金桃种植基地参观桃子的生长,实践团看到宏大的工厂和硕果累累的桃林备受震撼。实践团同学又从村民那里了解到每年丰收之时,全国各地都向寺角营村发来订单,村民们的收入和生活质量日益提高。
图片为村干部向实践团介绍寺角营村生猪养殖基地情况
图片为实践团在黄金桃种植基地与当地村民进行交谈
此次实践团在走访寺角营村的实践学习中,被尽职尽责、心怀乡村发展的党员干部和无私奉献、热爱乡土的村民们感染,深刻感悟到在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征程上,党员干部和村民们真正的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化为推动乡村振兴的动力,用双手托举起更加美好的新生活,作为新时代新青年,更要响应祖国的号召,到基层去,到西部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为国家的繁荣昌盛事业而努力奉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图片为实践团在寺角营村村委会前合影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