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建大艺术学院“伏羲农业”小分队赴西安市长安区进行调研
推动农业现代化,助力乡村振兴。7月16日,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进一步动员社会各方力量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艺术学院“伏羲农业”调研小分队姚瑾诗琪、赵卓一等一行6人开展暑期三下乡实践调研活动,深入西安市长安区,了解当地基础农作物的种植和发展情况。
调研的第一站是邱吴村,在团队成员姚瑾诗琪采访邱吴村村委会干部的过程中,团队成员们了解到,由于依靠种地收入薄弱,大量年轻劳动力流失,并且村子处于待拆迁状态,所以当前农村的种植一般都是小规模的。在采访村民的过程中还了解到,村民的意愿是更倾向于将土地租出去。
图为团队成员采访邱吴村村委会干部
接下来团队成员又先后前往阿底村和灵沼村进行实地调研。为了进一步了解当地基础农作物种植情况和农业现代化状况,调研小组走访了阿底村村委会,村委会干部热情地接受了调研组成员的采访。交流过程中,团队成员姚瑾诗琪向村干部询问了当地政府对农作物种植的指导和补助政策,她指出:乡镇政府会派农业专家深入田间地头,针对当前形势,为农民们出谋划策,指导农民科学种植小麦玉米等农作物。农技专家还会针对种植草莓和大棚菜等方面,对农民群众进行技术培训。从交谈内容中,团队成员还了解到国家的惠农政策和农村土地承包补贴资金的详细情况。
图为团队成员采访阿底村村干部
在灵沼村团队成员采访到一位村民,虽然衣着朴素,说着不太标准的普通话,但是谈起农作物的种植与近几年的发展仍然侃侃而谈,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他还热情地邀请我们参观他的十几亩玉米地和大棚蔬菜。根据村民的介绍,成员们了解到当地农作物机械化程度并不高,是由于当前村里种植农作物的农田本就不多,收割与播种仅用人工足矣,且农田里都设有蓄水井用于灌溉,浇灌农田较为方便,不过也有部分农户使用喷灌和滴灌方式。农产品成熟后大多是通过散户收粮或者农民自己联系收货商,很少有滞销的情况。虽然政府对当地的农产品有补贴政策,但是粮食价格本就不高,对增加农户收入效果并不显著。
图为团队成员随村民进入温室大棚参观
通过走访三个村庄的实地调研,团队成员们大致了解了当地农业发展情况,认为农业发展不理想的原因是村中青壮年都外出打工,家里只留下老人小孩,农产品产量不高,农业现代化程度低。目前种植小麦,玉米等农作物虽比较稳定但收入并不高,而种植果树收入会更高但是投入的成本和精力也会更高。农民考虑到种植的农田不多,每家每户种植的农作物成熟期也不同,所以不会选择机械化统一收割。
“三下乡”是一种情怀,更是一种使命。“三下乡”活动始终以根植“三农”、服务“三农”为核心。
乡村发展是历史命题,也是时代课题。我国农业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目标不断实现。但必须清醒认识到,与快速推进的新型工业化、城镇化相比,农业农村发展步伐还跟不上,城乡发展不平衡、乡村发展不充分仍是社会主要矛盾的集中体现。在这样的背景下,无论是农村社会结构的变动,还是农业利益格局的调整,抑或是农民思想观念的变化,无不对“三下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带来新的挑战。
把“三下乡”活动推向深入,就必须持之以恒、开拓创新,在针对性和实效性上下功夫。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国家又制定了乡村振兴战略。在全面实现贫困户脱贫之后,就要减小贫富差距,提高农民的幸福指数,作为新一代青年,更是要跟紧时代的步伐,助力乡村振兴。在本次调研过程中,各团队成员体会到了村民的热情淳朴,他们对自己所擅长的农产品种植方面有着自信,热情地向团队成员介绍他们当地种植的蔬菜水果和其他各个农产品生存的环境,种植和收获情况。现代与传统的融合将会对农业发展带来新的希望,大学生也应该深入农村,走在田间地头,助力乡村振兴,紧跟乡村振兴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