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 登录 | 注册 | 投稿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实践 > 社会实践 >

跨越2700公里,西建大学子为高原施工人群健康助力

来源: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管理学院 编辑:娜娜子 时间:2023-08-18
导读: 为 了调查 高原施工作业人员职业健 康情况,探索 影响 高原施工 人员健康的因素, 并提出 有效 改善途径,8 月 8 日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管理学院 赴 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暑期社会实践团队 前往四川中天诚投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承包的附属设施建筑工地之一进行实地...

了调查高原施工作业人员职业健康情况,探索影响高原施工人员健康的因素,并提出有效改善途径,88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管理学院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前往四川中天诚投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承包的附属设施建筑工地之一进行实地调查。

在建筑施工现场,经项目负责人介绍,实践团成员了解到此项目属于小型项目,小型建设项目的排班制度与施工组织设计相较于大型施工项目有很大不同,小型项目更多的是凭借多年实践经验进行排班,没有立足于数据进行科学的施工组织设计。他鼓励实践团成员要勇于实干,通过自身所学的管理学知识,为高原上施工作业未来更加高效、安全的发展提供想法和方案,助力提高高原施工效率。

image.png


图为实践团在四川中天诚投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承包的建筑工地调研

经整理调研资料,实践团意识到虽然多年的经验有一定的可靠性,但是在高原上劳动效率与劳动强度分级标准与内地不同,为了工人的健康安全和按时按量完成作业任务,即使是小型项目设计适应于高原环境的排班制度也具有极大意义。此外,实践团成员发现高原环境下随着施工人员功效降低,项目成本增加,因高原特殊环境会使人的机体发生一系列复杂的适应性变化,人体所能承受的劳动强度和耐久性明显下降,使人的工作效率降低,这样不仅会影响工程的进度进而延长工期,而且增加项目成本,同时人的活动能力和反应能力减慢,施工过程中的不安全因素也就无形中加大,发生安全事故造成的损失是显而易见的。实践团队在实践中思考,在采访中落实每一个问题,并一一记录,形成调研总结,推动社会实践走深走实。



 

image.png


图为实践团在四川中天诚投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承包的建筑工地调研

“知屋漏者在宇下”,通过实地调研,实践团成员整合梳理材料,将调研过程中遇到的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向施工单位提出解决方案:在条件艰苦的高原地区,要保证有一个稳定的施工队伍,应完善项目排班与物质激励制度,同时对高原进驻人员应积极开展适应性锻炼,注意合理的饮食结构,提高人员身体素质,以增强对高原气候的适应能力。尤其是进驻高原初期,施工人员一定要保证充分休息,减少剧烈活动,以缓解高原反应症状。今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管理学院赴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暑期社会实践团将继续聚焦于高原施工作业人员的健康问题,结合亲身体验,在切实感受高原施工的生动实践中勇担时代重任,贡献青春力量。


责任编辑: 娜娜子
【扫描二维码·分享本页面】
  • 关于我们
  • 版权说明
  • 服务协议
  • 我要投稿

  • Copyright © 2010-2021 陕西大学生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陕西大学生网 - 陕西大学生网通讯社运营的高校新媒体
    陕ICP备15014909号-3

    陕公网安备 61019702000276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