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理工学子汉中行:仰望历史天空,传承汉风古韵
来源:陕西理工大学人文学院
编辑:吕浩伟 杨鈺茜
时间:2023-08-25
导读:
史载汉高祖刘邦于汉中就汉王之位,后夺得天下,作为“次都”的南郑,遂有“帝业所兴,不封藩王”的政治荣誉。秦汉之际又多采用高台建筑,于是,在南郑城内就留下了这居高临下,任后人访古探踪的胜迹。 (...
仰望历史天空,传承汉风古韵
(图为实践团分队留影)
史载汉高祖刘邦于汉中就汉王之位,后夺得天下,作为“次都”的南郑,遂有“帝业所兴,不封藩王”的政治荣誉。秦汉之际又多采用高台建筑,于是,在南郑城内就留下了这居高临下,任后人访古探踪的胜迹。
(图为望江楼)
今年暑期,陕西理工大学“红色精神激荡,青年赋能发展”汉中站实践团携手陕西理工大学《山南行》编辑部,秉持着根植于文脉沃土,立繁盛精神之基,开展以探寻汉文化为主题之旅。 旨在践行传承汉中历史文脉,承担发扬民族文化的初心和使命。
(图为“衮雪”石刻)
(图为馆内陶俑)
古汉台历经沧桑,汉时的建筑及其规模,现已无从稽考,但留下的由南而北逐级升高的三级台地,具备了汉代高台建筑的形制特点。加之斑驳陆离的汉宫遗物“月台苍玉”,足以证明汉台历史的久远。而时间的魅力之一,就是能够凝固无数穿越时间的美丽。行走汉台,犹如在史书中穿行,俯仰之间皆能与历史相遇。灰砖绿瓦红格窗棂,望江楼上跳动的光影;月台苍玉镜吾桂荫,东华厅侧的爬山虎绕梁而行;两汉三国历史悲欢,千年熔铸凝缩于砖瓦之间。我们把字刻在石头上,期待它可以载着我们的故事穿越时光。文物是活着的历史,置身其中,厚重古朴,时至今日,依然能在幽深思绪中追溯千年前的汉风汉韵。
(图为调研同学在馆内留影)
仰望历史的天空,穿越千年的凝望,古汉台不变的模样背后,是物与人的永恒接力,是古人与今人智慧心愿的寄托,古汉台无愧汉文化源头之所系、文明力量之所在、文脉传承之所依。
责任编辑: 吕浩伟 杨鈺茜
【扫描二维码·分享本页面】
实践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