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 登录 | 注册 | 投稿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实践 > 社会实践 >

西外学子三下乡:走进田间地头,探寻农旅融合发展新路径

来源:西安外国语大学 编辑:石嘉芮 时间:2025-07-16
导读: 陕西大学生网讯(通讯员 )石嘉芮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决策部署,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问题的重要论述,助力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引导广大青年积极参与到“建设现代化强国”的伟大实践中。7月14日,西安外国...

陕西大学生网讯(通讯员 )石嘉芮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决策部署,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问题的重要论述,助力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引导广大青年积极参与到“建设现代化强国”的伟大实践中。7月14日,西安外国语大学“五育并举”呵护儿童成长,“老幼接力”守护非遗文脉——西安外国语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枫火暑期社会实践团赴陕西省榆林市神木市麟州街道张王庄村支部委员会以及大棚特色种植等地进行实地调研专题活动。

微信图片_20250715215753.jpg

图为实践团成员与张王庄村党支部书记合照

村党支部作为村子的核心,同时也是助农活动的主力军、先锋队。为深入了解张王庄村的基本情况以及助农活动的开展情况,实践团成员深入张王庄村相关基地开展实地调研。首先,实践团成员在张王庄村村支部委员会对党支部书记王书记进行了访谈,了解村庄基本情况以及助农活动的开展情况。据王书记介绍,张王庄村开展农旅融合是现实的需求,也是人民的迫切需求。他们通过向政府争取、推开土地让林业局免费种树、村民自己管理等形式,大力发展规模化经济。其次,王书记介绍道,他们从今年开始将大棚承包出去由专业人员进行管理,并且大棚中的水果蔬菜基本不在外面售卖,主要是发展园内采摘经济,把旅客吸引过来。在与实践团成员的交谈中,书记还鼓励青年大学生回到自己的家乡,为家乡的建设出一份力,在家乡的建设中不断提升自我。

访谈结束后,实践团成员深入张王庄村大棚种植采摘基地开展实地调研。通过走访调查发现,采摘园的地理位置为农旅融合深度推进奠定了基础。张王庄村采摘园与线程、城市的空间距离都较近,为游客的到来提供了便利的条件。同时,采摘助力农旅融合发展的关键之一在于品质。实践团成员通过调查以及与大棚工作人员交流了解到,张王庄村大棚种植采摘园的每一位工作人员都深入田间地头,进行调研工作,分析不同品种的适宜生长环境,实行精细化管理的方式,力争最大可能的提高农作物产品的产量与质量。同时积极寻求外部力量支持,特邀来自山东的技术员从病虫害治理措施、采摘园运营效率如何提高等多方面为采摘园发展提供全方位的技术帮扶。调研发现,采摘园中的南瓜可以长至数百斤,而且口感鲜美,味道极佳,每年一到南瓜成熟的时间许多游客纷纷前来体验。据相关负责人介绍,这是由于采摘园引入了“太空种子”。“太空种子”经过特殊环境的诱变,具有更高产量潜力和更优的品质特性,可以助力特色南瓜的形成。

微信图片_20250715215803.jpg

图为实践团成员在采摘园实地调研

随后,在采摘园负责人带领下,实践团成员走进油桃以及西红柿采摘园进行深度调查。油桃以及西红柿挂果卖相很好,但并不是所有的桃子或者西红柿都是同时成熟,它们“错峰而熟”,这是为了能够保证瓜果蔬菜等错峰成熟以便长期稳定发展,提升采摘园的整体竞争力,让农户一定程度上能够保持收入稳定。实践团成员品尝发现,果实酸甜适中,可以满足绝大多数人对口感的需求。并且种植保证施用天然自然肥料,让大家吃的安心、吃的放心。

三农问题始终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而农旅融合是新时代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新路径。通过此次调研,实践团成员们深感,唯有深入一线,才能真正把握乡村振兴的脉搏与挑战。在接下来的实践中,实践团成员将继续为农旅融合的优化升级提供青年视角,助力探索更具活力的乡村振兴新路径。

责任编辑: 石嘉芮
【扫描二维码·分享本页面】
  • 关于我们
  • 版权说明
  • 服务协议
  • 我要投稿

  • Copyright © 2010-2021 陕西大学生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陕西大学生网 - 陕西大学生网通讯社运营的高校新媒体
    陕ICP备15014909号-3

    陕公网安备 61019702000276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