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 登录 | 注册 | 投稿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实践 > 社会实践 >

西交青年三下乡:交心行迹书写公益故事,青春担当彰显青年风采

来源:西安交通大学交心行迹实践团队 编辑:马雅菲 时间:2025-07-17
导读: 七月流火,温情涌动。 7月8日至12日,西安交通大学“交心行迹”实践团队连续五天开展系列社会实践活动,先后走进四家养老院与社区商圈,以手工互动、文化体验、生活陪伴及公益义卖等形式,将青春活力注入 社会 ,用实际行动践行尊老爱老传统美德,体现青年担...

七月流火,温情涌动。7月8日至12日,西安交通大学“交心行迹”实践团队连续五天开展系列社会实践活动,先后走进四家养老院与社区商圈,以手工互动、文化体验、生活陪伴及公益义卖等形式,将青春活力注入社会,用实际行动践行尊老爱老传统美德,体现青年担当,传递社会温情。

指尖生趣,温情浸润养老院

实践之旅始于指尖的温暖。7月8日下午,团队首站抵达碑林区第三爱心护理院。志愿者们用色彩缤纷的毛线团与晶莹的串珠铺就温馨底色,并与老人们共同创作毛线粘画与串珠手链。从憨态可掬的小动物粘画到腕间跳动的珠串,老人们在手把手的协作中展露笑颜。一位奶奶戴上自制手串时的真诚感谢,让志愿者深刻体会到“陪伴即价值”。护理院办公室张淑杰感慨:“活动周到贴心,让老人们收获了实实在在的快乐。”

2.jpg

图为团队成员与老人合影。

文化的力量,同样能叩响心门。7月9日,中瑞明德养老院内墨香氤氲,古韵悠长。团队别出心裁地以瓦当拓印与宣纸书画为桥梁,带领老人们触摸传统文化的温度与厚度。志愿者示范拓印步骤时,老人们凝视着宣纸上渐显的云纹兽纹,眼中泛起惊喜;书画区里,合作完成花鸟画的奶奶们与挥毫书写“平安大吉”的爷爷相映成趣,岁月故事在笔墨间流淌。工作人员评价:“这样的文化活动,不仅丰富了老人的生活,更唤起了他们深层次的精神共鸣,非常难得。”

3.jpg

图为团队成员、老人一起与书画作品合影。

指尖的创意之旅仍在延续。7月10日上午,安居养老院的活动室里,毛线粘画与滴胶钥匙扣制作双线并行。柔软的毛线在老人指尖化作翻飞的蝴蝶,透明滴胶封存的干花则成了随身携带的心意。当老人们举起独一无二的钥匙扣合影时,镜头将“指尖创意”与“暮年活力”的碰撞定格。

6.jpg

图为团队成员和老人一起进行滴胶钥匙扣制作。

“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11日清晨,碑林区第一爱心护理院中飘起饺子香。志愿者与陕西省慈善协会成员分工协作,擀皮、调馅、捏褶,半小时内,十几盘形态各异的饺子整齐码放。探望交流间,河北邯郸的何奶奶深情地讲述1958年西迁故事:“当年的西部条件艰苦,是千万人的无私奉献搭起了今天的模样。”她的坚韧与嘱托,让青春力量与岁月智慧完成了一次深刻对话。

4.jpg

图为何奶奶向团队成员讲述西迁故事。

公益延伸,爱心汇聚暖人心

敬老之行,是起点而非终点。“交心行迹”团队深谙公益之广博,将这份善意辐射至更广阔的领域。7月11日下午,大唐西市的画展义卖聚焦自闭症儿童,他们的画作与周边吸引众多市民驻足。西安市商务局领导亲临展位,点赞团队“勇担社会责任”并带头献爱心,让“星星的孩子”被更多人看见。

1.jpg

图为西安市商务局领导莅临义卖展位参观。

次日的“小报童”义卖更添活力。志愿者带领小朋友走进商圈售卖报纸,在孩子们稚嫩的吆喝声中,爱心市民纷纷解囊。两日义卖所得的善款全部交由陕西省妇女儿童发展基金会,用于支持妇女儿童公益事业,让青春力量串联起“尊老”与“护幼”的爱心闭环。

8.jpg

图为团队成员为“小报童”分发报纸。

青春担当,践行使命向未来

五天实践中,团队从手工陪伴到文化传承,从烟火日常到公益延伸,始终以“交心”为核心。老人们的笑容、西迁精神的传承、自闭症儿童的画作、小报童的成长,共同勾勒出青年服务社会的生动图景。正如团队成员陈天宝所言:“我们不仅在付出中收获成长,更懂得了关爱是双向的温暖传递。”

此次系列活动,让尊老爱老的美德在互动中传承,让公益精神在行动中扎根。西安交通大学交心行迹实践团队用实际行动证明,青春的力量足以温暖岁月,青年的担当定能谱写未来。未来,他们将接续奋斗,以青春之力续写社会责任篇章,让温暖与善意在更多角落绽放。


责任编辑: 马雅菲
【扫描二维码·分享本页面】
  • 关于我们
  • 版权说明
  • 服务协议
  • 我要投稿

  • Copyright © 2010-2021 陕西大学生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陕西大学生网 - 陕西大学生网通讯社运营的高校新媒体
    陕ICP备15014909号-3

    陕公网安备 61019702000276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