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 登录 | 注册 | 投稿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实践 > 社会实践 >

长安大学学子走进西夏王陵博物馆 探寻民族融合印记

来源:长安大学 编辑:林晨希 时间:2025-07-26
导读: 陕西大学生网讯(通讯员 林晨希 袁凯芃)2025年7月17日,长安大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携手共进民族复兴新征程”暑期社会实践队走进刚刚申遗成功的西夏王陵遗址,真切感受古代各族先民在这片土地上共筑文明的生动历程,在触摸历史的过程中深化民族融合...

陕西大学生网讯(通讯员 林晨希 袁凯芃)2025年7月17日,长安大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携手共进民族复兴新征程”暑期社会实践队走进刚刚申遗成功的西夏王陵遗址,真切感受古代各族先民在这片土地上共筑文明的生动历程,在触摸历史的过程中深化民族融合认知,开启了一场探寻民族融合印记的文明之旅。

实践队员参观西夏博物馆.jpg

图为实践队员参观西夏博物馆 袁凯芃摄

考察陵寝遗址 见证民族融合智慧

在贺兰山脚下,队员们实地考察了西夏王朝的陵寝遗址与历史遗存。通过结合历史文献与考古资料,队员们观察到陵园中汉式建筑风格与党项族特色元素相互融合。从陵寝制度的借鉴与创新,到汉字和西夏文并存的碑刻,再到多元文化交融的雕塑艺术,无一不体现着古代西夏政权在民族融合方面的智慧,西夏陵如今的遗址保护成果,更是当代各族人民共同守护民族融合历史见证的生动体现。

西夏王陵遗址1.jpg

西夏王陵遗址2.jpg

图为西夏王陵遗址 林晨希摄

探访西夏博物馆 解码多元文化交融

随后,实践队走进西夏博物馆,近距离欣赏融合各族工艺特色的西夏瓷器、体现多民族信仰的佛教造像以及记录不同民族交流的文书典籍等珍贵展品。队员们通过聆听工作人员的介绍,深入了解了西夏政权是如何促进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深度融合,馆内的“西夏文与汉文对照活字印刷品”等文物,有力地证明了西夏在推动民族文化交融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彰显了各民族共同创造中华文明的历史事实。

实践队员合影.jpg

图为实践队员在西夏王陵博物馆合影 朱原野摄

实践感悟促成长 青春担当铸牢共同体意识

此次实践活动,不仅拓宽了队员们历史视野,更强化了大家的文化传承的责任感。实践队员们深刻认识到,各民族在历史长河中相互交往、交流、交融,共同谱写了中华文明的壮丽篇章,自己作为新时代青年,应当努力学好专业知识,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注入青春动能,以实际行动践行民族团结使命。

责任编辑: 林晨希
声明:本文转自于互联网,若与实际情况不相符或存在侵权行为请联系删除。
【扫描二维码·分享本页面】
  • 关于我们
  • 版权说明
  • 服务协议
  • 我要投稿

  • Copyright © 2010-2021 陕西大学生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陕西大学生网 - 陕西大学生网通讯社运营的高校新媒体
    陕ICP备15014909号-3

    陕公网安备 61019702000276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