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 登录 | 注册 | 投稿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实践 > 社会实践 >

西安学子三下乡:青春力量解码垃圾治理,共探生态发展新篇

来源:曹灵薇 编辑:wenjun 时间:2025-07-28
导读: 为深入了解基层垃圾治理实际情况,助力生态环境优化,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赴陕西省 关中及陕南 农村地区“城乡一体化生活垃圾治理成本分担与收 费机制 ”调查研究暑期社会实践团 一行5人积极响应“三下乡”号召,于7月11日走进宝鸡,联合住建局、林业局、城管...

为深入了解基层垃圾治理实际情况,助力生态环境优化,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赴陕西省关中及陕南农村地区“城乡一体化生活垃圾治理成本分担与收费机制”调查研究暑期社会实践团一行5人积极响应“三下乡”号召,于7月11日走进宝鸡,联合住建局、林业局、城管局、垃圾管理中心、生态环境分局及硖石镇、金河镇、蟠龙镇等多部门,开展垃圾治理调研实践活动,以青春力量为生态建设添砖加瓦 。

实践团一行抵达交流场地,学生代表率先登台,围绕垃圾治理调研的模式探索、成本核算逻辑及人员分工架构,进行详细阐述。“我们前期走访社区、垃圾处理站点,尝试梳理治理流程,今天想听听专家的建议,让调研更接地气。”学生代表的分享,拉开了交流序幕。

城管局:统筹视角话全局

城市管理执法局副局长陈惠玲随后介绍宝鸡垃圾整治全景。从“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体系搭建,到偏远区域收运难题、居民分类意识培育困境,她抽丝剥茧,让实践团对垃圾治理宏观布局与现实梗阻有了清晰认知。


image.png


   图为副局长陈惠玲介绍整治全景。 通讯员 曹灵薇 摄

多部门接力:丰富治理维度

生态环境分局、农业局、林业局等部门接力,分别从污染监管、农业垃圾回收、林业垃圾处理维度,补充生态治理拼图,多视角的知识交融,为学生构建起垃圾治理的立体认知网络。

 硖石镇、金河镇、蟠龙镇基层代表,用“泥土气”的讲述,传递一线治理温度。硖石镇代表提及山区垃圾运输的地理挑战与小型中转站的探索;金河镇分享垃圾分类入户宣传的“唠家常”式经验;蟠龙镇剖析城乡结合部垃圾成分复杂、治理棘手的现状。这些带着烟火气的实践故事,让调研跳出理论框架,扎根基层土壤。


image.png

图为各部门代表分享治理方法。 通讯员 曹灵薇 摄

问答互动碰撞,激发青春实践思考

学生提问环节,气氛热烈而充满思辨。有学生关注“如何建立长效机制,维持居民垃圾分类习惯”,城管局工作人员回应:“一方面,宣传教育要常态化,进社区、进校园、进企业,持续强化意识;另一方面,完善激励机制,像积分兑换生活用品,让居民有持续参与的动力。” 还有学生询问“农业垃圾回收产业链如何补短板”,农业局人员坦言:“当前存在回收网点少、加工企业对接难等问题,后续会推动建设县域回收网络,加强政企合作,打通产业链堵点。”

问答过程中,学生的学术思考与部门的实践经验相互碰撞。实践团成员们认真记录,不少人感慨:“以前在课本上学环保知识,这次交流才知道实际治理要考虑这么多现实因素,部门的经验给了我们新启发,让调研能更贴合实际。”

实践总结:青春力量注入生态建设

这场跨部门、跨群体的垃圾治理调研实践,让高校学子走出校园“象牙塔”,深入生态治理一线。多部门的分享,搭建起理论与实践的桥梁,既让学生看到垃圾治理的复杂与艰辛,也感受到基层工作者的坚守与创新。实践团成员们表示,会将调研成果进一步梳理,尝试为宝鸡垃圾治理提出青春建议,让“小我”融入生态建设“大我”,以青春行动践行生态保护使命 。


image.png

 图为实践队合影 。通讯员 曹灵薇 摄

 


责任编辑: wenjun
【扫描二维码·分享本页面】
  • 关于我们
  • 版权说明
  • 服务协议
  • 我要投稿

  • Copyright © 2010-2021 陕西大学生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陕西大学生网 - 陕西大学生网通讯社运营的高校新媒体
    陕ICP备15014909号-3

    陕公网安备 61019702000276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