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全国“最佳志愿服务组织”——小水滴志愿联合协会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丹心桥-青禾调研团于8月4日走进丹江口市小水滴志愿服务联合会,探访这支守护“北方水井”的民间力量。就在调研前夕,该联合会在2024年度全国志愿服务“四个100”评选中摘得“最佳志愿服务组织”桂冠,成为南水北调水源地生态守护的闪亮名片。
图为小水滴志愿联合会的标牌 通讯员 张煜科供图
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大水缸”核心,丹江口肩负着453平方公里水域守护重任。2021年10月,在市委宣传部引领下,小水滴志愿服务联合会应运而生,迅速构建起覆盖全域的“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环保志愿网络。如今,361个注册志愿组织、16.2万名志愿者如奔涌的清流,以“人人争做守井人”的信念,共同托举起“一泓清水永续北上”的庄严承诺。
“志愿红”守护“生态绿”
誓言化为行动,志愿者的足迹遍布库岸线。他们化身政策“宣传员”,让护水理念深入人心;担当河岸“清道夫”,清理漂浮物守护碧波;成为河道“巡逻兵”,捍卫水域健康;亦是青山“园丁”,植绿护绿涵养水土。每一次弯腰捡拾、每一次耐心劝导,都是对“守井人”身份的生动诠释。五星级志愿者蒋德新,62岁,市清漂志愿者。这位“祖传渔民”为了一库碧水,含泪告别了“一生所爱”——那养活了三代人的9条船。双脚虽已上岸,心却永远留在了库区。每日行走几万步,在2000多米的河岸线来回巡查12个多小时,时常累得直不起腰,他依然坚持打捞。短短半年间,就有1000多人在他的感召下加入了护水队伍。
图为协会内的各项荣誉 通讯员 张煜科供图
创新机制激活长效动能
联合会不仅是行动先锋,更是智慧枢纽。开发专属微信小程序与大数据平台,以科技赋能志愿服务精细管理,活动启动后,志愿服务机构接收项目并征集志愿者,随后开展培训阶段,实施服务,处理疑问,形成闭环系统;出台《环保志愿服务激励嘉许办法》,从政治礼遇到医疗关怀,11个维度五个星级,让奉献者感到荣幸,为志愿精神注入持久活力。
图为协会的活动运行流程 通讯员 张煜科供图
从一滴水的初心到江河般的志愿力量,小水滴联合会印证了众志成城的伟力。面向未来,联合会将继续深化制度化、常态化、品牌化建设,以更坚实的步伐,确保首都人民的甘甜之水,永远清澈,永远奔流。这滴滴汇聚的“小水滴”,已然成为中华大地上守护绿水青山最动人的志愿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