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 登录 | 注册 | 投稿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实践 > 社会实践 >

青春步履丈量伊犁 共筑民族团结心声——观展识同心·访贤承深情

来源:长安大学赴新疆伊犁“多彩民族伊犁情,绿电赋能丝路行”铸牢中华 编辑:无芯锁 时间:2025-08-24
导读: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论述,让青年学子在实践中感受民族团结的生动实践与文化传承的深厚底蕴,7月22日,长安大学“多彩民族伊犁情·绿电赋能丝路行”暑期社会实践队在伊犁开展系列活动,先后走进红石榴社区参观铸牢中...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论述,让青年学子在实践中感受民族团结的生动实践与文化传承的深厚底蕴,7月22日,长安大学“多彩民族伊犁情·绿电赋能丝路行”暑期社会实践队在伊犁开展系列活动,先后走进红石榴社区参观铸牢中华民族文化展、拜访民族团结模范吴秀芳老人,在沉浸式体验中触摸民族团结的温度,探寻文化根脉的厚度。

 

观展识同心:红石榴社区里的“团结答卷”

 

7月22日上午,实践队走进红石榴社区“察布查尔镇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展厅”。踏入展厅,一幅幅民族团结模范的事迹长卷徐徐展开:从戍边岁月的执着坚守到共富路上的携手实践,展厅里的每一件实物、每一段故事,既沉淀着历史的厚重,又涌动着时代的鲜活。它们像一把把钥匙,解码着边疆大地“多元一体”的深层密码,让青年学子真切触摸到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温度。

image.png

访贤承深情:吴秀芳老人的“民族情缘”

 

实践队在红石榴社区吴秀芳工作室,拜访了“全国民族团结先进个人”吴秀芳奶奶。吴秀芳奶奶与实践队员亲切交谈了一小时有余,队员们纷纷对吴奶奶不求回报、无私奉献的精神品质表示赞叹。“我们两个家庭结合以后,共有8个孩子,是锡伯族和汉族两个民族组成的一个家庭。”吴秀芳与崔国新共同养育了8名子女,2000年起,随着家庭条件的不断改善,吴秀芳开始投身公益事业,用自己退休金和卖牛奶的钱,资助贫困学生,20多年来,资助学生涵盖汉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回族等多个民族。

今年七十岁的吴秀芳“退休不褪色”,继续公益事业,积极参与社区的各项活动,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感悟,向年轻一代讲述民族团结的重要性,她的家庭,成为了民族团结和公益事业的生动教材,激励着更多家庭将这份爱与责任传承下去。吴秀芳用一生诠释“党员初心”与“母亲大爱”。这场对话,让队员们深刻领悟:铸牢共同体意识,藏在无数“吴秀芳”的日常里——以爱拥抱差异,以责守护团结,让“小我”汇聚成“同心向党的大我。”

 

image.png

供稿:阿娜尔 叶丽娜

供图:蒋铮 齐娜尔

校对:杨哲

指导老师:彭阳


责任编辑: 无芯锁
声明:本文转自于互联网,若与实际情况不相符或存在侵权行为请联系删除。
【扫描二维码·分享本页面】
上一篇:趣味课堂绽光彩,支教点亮乡村梦
下一篇:没有了
  • 关于我们
  • 版权说明
  • 服务协议
  • 我要投稿

  • Copyright © 2010-2021 陕西大学生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陕西大学生网 - 陕西大学生网通讯社运营的高校新媒体
    陕ICP备15014909号-3

    陕公网安备 61019702000276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