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 登录 | 注册 | 投稿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实践 > 实践总结 >

长安大学赴陕西延安“弘扬延安精神·赓续红色血脉”实践总结

来源:长安大学 编辑:郑力鸣 时间:2023-09-05
导读: 第一部分:成果报告 1.项目概述 1.1实践主题 深入延安革命圣地,追寻红色记忆,传承党史之光,弘扬革命精神。 弘扬延安精神,赓续红色血脉。“延安是一本永远也读不完的书”前往延安红色旧址,深入学习和了解中国共产党在延安时期的党史,弘扬延安时期的优良...

第一部分:成果报告

1.项目概述

1.1实践主题

深入延安革命圣地,追寻红色记忆,传承党史之光,弘扬革命精神。

弘扬延安精神,赓续红色血脉。“延安是一本永远也读不完的书”前往延安红色旧址,深入学习和了解中国共产党在延安时期的党史,弘扬延安时期的优良传统和革命精神,增强党员、团员同志对党的认同和归属感,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带着延安精神和长大公路人的精神投身社会主义事业。

1.2实践背景

1.2.1理论背景

延安被誉为中国革命的“红色摇篮”,承载了中国共产党革命历史的光荣与壮丽,是中国革命的重要象征。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进一步引导青年学生了解延安精神和延安青年运动史,熟知党在延安时期对中国革命以及中国青年运动的重要意义,实地感悟延安精神,长安大学赴陕西延安“弘扬延安精神·赓续红色血脉”暑期社会实践队于7月12日—19日来到全国青少年延安教育基地开展暑期社会实践。

1.2.2实践单位简介

本实践活动接收单位为全国青少年延安革命传统教育基地。

全国青少年延安革命传统教育基地是团中央设立,由团中央宣传部、共青团陕西省委和延安市委共同联建。

“全国青少年延安革命传统教育基地”依托原中国女子大学与中央党校二部旧址进行建设,坐落于延河河畔,占地120亩,是延安唯一可以入住体验延安精神的革命旧址窑洞。

“全国青少年延安革命传统教育基地”现有一支专业的师资团队,立足成为大、中、小学生和青年干部进行革命传统和基本国情教育、思想品质和行为习惯培养、素质提升和作风锤炼的重要阵地,传播延安文化、弘扬延安精神的重要平台,开展国内外青少年培训、交流与合作的重要窗口。把延安革命历史变成青少年思想教育的鲜活教材,把延安的红色景点变成青少年思想教育的动态课堂,把教育基地建设成为青少年革命传统教育体验基地、青年干部交流培训基地、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基地。

1.3实践目标

延安是中国革命历史的重要地标,此次前往延安进行暑期社会实践,是青年深入学习党史、弘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的重要举措。在这次实践中,实践团队旨在实现以下目标:

① 了解延安的历史意义和革命历程

延安是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的革命根据地,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意义。实践团队将深入了解延安的历史,切身感受革命先烈生活环境,感受延安时期党和人民在极其艰苦条件下坚持革命斗争的英勇精神,体会现在生活的来之不易。

② 学习延安时期的党的建设经验

延安时期是中国共产党进行党的建设的关键时期,也是我党一系列重要制度和理论的形成时期。实践团队将学习延安时期党的建设经验,领略党的组织制度、思想理论等方面的实践,从中汲取宝贵经验,为我们今后的学习及工作提供经验。

③ 感受延安的红色文化氛围

延安是中国革命斗争的重要象征,沉淀了丰富的红色文化。实践团队深入了解延安的红色文化,参观纪念馆等革命旧址,欣赏延安保育院等舞台表演,聆听老一辈革命家的事迹和故事,感受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增强对党和革命的热爱和信仰。

④ 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通过实地考察和深入学习,认识到在革命年代,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是为人民谋幸福、为国家谋繁荣。领会党的初心使命,树立为人民服务的价值观念,发扬勤奋务实、艰苦奋斗的精神,树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的伟大抱负。

⑤ 将所学所感进行总结和分享

实践结束后,实践团队将进行整理汇报,撰写实践报告,还原本次实践活动,将所学所感中以公众号、微博、空间等新媒体形式,加大对本次活动的宣传力度,宣传党的优良传统和延安精神,引领更多的人积极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1.4实践组织

1.4.1责任分工

指导老师:张吉宁 男 公路学院 团委书记

      李明阳 男 公路学院 2023级辅导员

领队:张骥先 男 公路学院 城市地下空间工程 2021级

宣传:郑力鸣 男 公路学院 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 2021级

通讯:马李斌 男 公路学院 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国际工程班 2021级

摄影:白雪 女 公路学院 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国际工程班 2021级    石迎欣 女 公路学院 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 2022级

参与实践:谢越 男 公路学院 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 2022级    樊婉婷 女 公路学院 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国际工程班 2021级    王恒恒 男 公路学院 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 2021级    孟紫玟 女 公路学院 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 2021级

1.5实践流程及内容

7月13日前:

为激励广大团员青年在社会实践中厚植爱国情怀,练就过硬本领,深刻体悟“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在校团委的指导下,公路学院组建长安大学“弘扬延安精神·赓续红色血脉”2023暑期社会实践队于2023年7月12日赴圣地延安开展社会实践和调研活动。

7月13日:

实践队员们从全国青少年延安教育基地出发,一路徒步走向凤凰山麓革命旧址进行学习,随后共同参观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纪念馆,发掘革命文物背后的故事,结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共唱抗大校歌,感悟延安精神。下午指导教师李明阳和学生队长张骥先前往基地参加项目预备会,其余队员共同参加“党在延安的十三年”教育活动,并在教育活动结束后共同参与到感想分享环节。他们各抒己见,畅谈对于延安精神和红色教育的理解,互相启发,收获颇丰。

7月14日:

实践队走进梁家河村,开展以“矢志不渝增信念、务实担当强作风”为主题的研学实践活动。梁家河位于陕西省延川县的大山沟里,是习近平总书记曾经下乡插队的地方,在这里习近平总书记奋斗了七年,也受益了七年。实践队于14日上午达到梁家河村,队员们首先在梁家河村史馆广场集结,神情庄重地重温了入团誓词。午后,实践队员们参观了梁家河村史馆。实践队员们又前往了三处知青旧居。这些旧居,是习近平总书记青年时期生活、工作和学习的地方。体验习总书记当年入团入党的艰辛与不易,以及他对信仰和理想的坚定执着。接着队员们有幸得以采访当地的退伍军人吕卫生爷爷。这位矍铄的老人作为历史的记录者,用他的口述,把梁家河村的过去和现在一一展现在团队成员们的眼前。这一行让队员们坚信,只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就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一份青春力量。

7月15日:

长安大学赴延安暑期实践队前往延安革命纪念馆以及延安文艺纪念馆开展研学实践活动。延安革命纪念馆始建于1950年1月,1973年6月迁至王家坪现址,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最早建立的革命纪念馆之一。实践队参观革命纪念馆的第一站就是位于站前广场上恢弘大气的毛主席雕像,纪念馆坐落于高8.15米的毛主席雕像身后。纪念馆内,实践队员们参观巨大的宝塔山浮雕和《在陕北红色岁月里》巨型青铜群雕,按照历史编年与专题相辅相成的形式,参观长征落脚点、抗日战争的政治指导中心、新民主主义的模范试验区、延安精神的发祥地、毛泽东思想在全党指导地位的确定、夺取全国胜利的出发点六个单元。在革命纪念馆的参观完毕后,由实践队指导老师李明阳带领实践队成员,在毛主席像下重温入党誓词。7月15日下午,实践队前往延安文艺纪念馆参观学习,通过大量图片、文字和视频等资料,结合现代化科技手段,学习了以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十三年延安文艺实践活动为主线,以抗战文艺大发展、工农兵文艺大繁荣和人民文艺新征程为重点,传承革命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定文化自信,凝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精神力量。参观完文艺纪念馆后,在实践基地老师的组织下,各实践队组成临时合唱团,共同演唱《保卫黄河》,队长张骥先担当了合唱团的指挥一职。

7月16日:

上午,实践团队先在指导教师张吉宁的带领下于中共中央西北局旧址下重温了入党誓词,随后参观了西北局革命纪念馆,队员们邀请到了一位身为少先队员的“小小讲解员”王斐然同学为我们进行介绍,少先队员王斐然同学的精彩讲述不仅让实践队员们了解了中共中央西北局的光辉历史,还向实践队员们展现了少先队员的爱国情怀。暑期实践队伍由共青团员、预备党员、党员组成,此时也加入了一位少先队员。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延安精神的接力棒也在“小小讲解员”的介绍中代代相传。王斐然同学的讲解同时提醒实践队员们不忘初心,以爱国主义为中心,积极学习党史。中午,实践队来到位于“圣地河谷·金延安”的保育院剧场观看了大型舞台剧《延安保育院》,实践队员们对母爱精神和奉献精神深受感触,并同演出人员们进行了合影留念。下午,实践队来到枣园革命旧址进行参观学习。枣园革命旧址是一个园林式的革命纪念馆,中共中央书记处在此居住期间,继续领导全党展开了整风运动和解放区军民开展的大生产运动,筹备了中国共产党的“七大”,领导全国军民取得了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同时,实践队在中央五大书记铜像前献花,表达了对五大书记的缅怀。

7月17日:

实践队成员上午在居住地窑洞中整理了内务,并处理了实践队和学生会的相关工作,响应了习近平总书记“自找苦吃”的号召,重新体会到了革命前辈当年生活的艰苦。下午,为感悟革命前辈生活不易,响应习近平总书记“摒弃骄娇二气”的号召,社会实践队在中共中央西北局旧址居住窑洞,体验土灶台炊事生活,以实际行动践行了习近平总书记提倡的自力更生与自找苦吃的精神,摒弃了现代社会中的骄傲和娇惯,展现出坚韧不拔、勤劳节俭的精神风貌。

7月18日:

实践队来到了宝塔山革命圣地,怀揣着对红色历史的敬仰和对伟大革命精神的追寻,踏上了登顶延安宝塔山的征程。一路上,队员们互相鼓励,相互激励,分享着关于延安精神的故事,讨论如何将延安精神体现在自己的学习和未来发展中。中午,在中共中央西北局纪念馆广场前,实践队与长安大学党校社会实践队相遇并进行了简短的交流。诉说了身临其境感受到的红色精神与党的初心,分享彼此的社会实践经验,增进了解,共同探讨红色精神的传承。午后,实践队参观杨家岭革命旧址,队员们参观了一幅幅珍贵的历史图片和文物以及毛泽东同志旧居、朱德同志旧居、毛泽东同斯特朗谈话旧址等,仿佛穿越到了当年的延安,切身感受到了当时的革命氛围。之后全体实践队员聆听了党婕睿老师讲解的声情并茂的党课,深入了解革命时期在延安进行的伟大的历史活动以及延安的文化底蕴,真切感受延安精神的内涵和核心价值。

7月19日:

长安大学赴陕西延安“弘扬延安精神·赓续红色血脉”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圆满结束,实践队成员们整理行囊,踏上了返程之旅。

忆往昔峥嵘岁月,看今朝奋斗不息,展未来任重道远。实践队员沿着历史的红色轨迹,追寻中国共产党走过的千山万水。本次参观学习使团队成员们更加深刻地领悟了延安精神的内涵,进一步思考延安精神的现实启示,更加自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不断在实践研学中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中挺膺担当。

1.7实践成果

项目

数量

具体

新闻稿

7篇

弘扬延安精神·赓续红色血脉|长安大学赴陕西延安暑期实践队启程

矢志不渝增信念  · 务实担当强作风|长安大学赴延安暑期实践队赴梁家河探寻红色记忆



探访红色展馆 · 传承红色基因|长安大学赴延安社会实践队走进红色展馆



长大学子三下乡:发挥“党团队”带动作用·弘扬新时代筑路精神



延安精神在窑洞中的传承|长大学子赴延安社会实践队体验窑洞生活与灶台烟火气



传承红色基因·砥砺奋进前行|长安大学赴延安暑期社会实践队重走延安革命路



长大学子三下乡:延安小讲解员,“党团队”传帮带,赓续红色血脉



访谈录

1篇

对梁家河退伍军人吕卫生爷爷的采访

 

2.实践总结

2.1团队成员个人实践心得

2.1.1实践心得之一

2023年7月,我同指导教师和其他同学一起参与了本次奔赴红色圣地延安的社会实践。

延安,作为中华民族革命历史上难以磨灭的一座精神灯塔,承载了无数革命前辈们的光辉历史。本次社会实践,从居宿窑洞,土灶台上做饭,到参观革命纪念馆和文艺纪念馆,都给我带来了深刻的印象。我再次领悟到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这一问题的答案,明白了党带领人民走过千山万水,是那样的不屈不挠,那样的可歌可泣。在实践途中与两位身为少先队员的小小讲解员的相遇,更是令我感触颇深。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延安精神的接力棒也在“小小讲解员”的介绍中代代相传。青年追求政治进步的“人生三部曲”齐聚于我们这小小的社会实践队之中,让我对党、团、队之间的关系有了更深一步的理解与感悟。不忘初心,砥砺奋进,我也将继续发扬我党的优良传统与革命精神,不断磨砺自己的意志,规范自己的行为,为我党的建设和祖国的发展贡献出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

2.1.2实践心得之二

这次的社会实践,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共中央西北局旧址纪念馆和宝塔山的小小讲解员。他们的热情、专业和敬业精神使我们深深感受到了青年一代在传承历史和文化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他们以行动展现了新时代少先队员、共青团员、共产党员的责任和担当。这次的社会实践活动使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了少先队员、共青团员、共产党员的联系与传承。他们之间的互相学习和共同进步,无疑让我们对党的建设有了更深的认识和更高的追求。它像一面照镜,让我们更清晰地看到自我,更深入地理解历史和现实,更清楚地认识到责任和使命。这是一次深化我们对红色精神理解的过程,也是我们对自身思想认识的一次洗礼。在此次的实践中,我们不仅收获了知识,更收获了精神的力量。这个力量将指引我们前行,以实现我们的梦想,传承红色血脉,为党的建设和祖国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2.1.3实践心得之三

本次9天的延安社会实践给了我不一样的体验与生活经历,从窑洞这一特殊的房屋结构感叹劳动人民的智慧:能够找到最适合本地环境的房屋结构,根据当地气候条件生活。感悟抗大精神:勇当民族先锋的爱国主义精神,敢于夺取胜利的英勇战斗精神,不畏艰难困苦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勇于牺牲自己一切的无私奉献精神。抗大学子们为保家卫国挺身而出的奉献精神是作为大学生的我们要学习的,日常生活中,认真学习专业知识,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帮助他人,履行公民的义务,即是为国家发展助力,为民族复兴聚魂。

2.1.4实践心得之四

有幸作为长安大学赴延安实践队的一员来到了延安。

延安处处是课堂,这里的一山一水无不镌刻着历史的丰碑,一屋一舍无不凝聚着信仰的力量,一景一物无不闪烁着党性的光芒。

红色革命之旅在短暂而丰富的七天里结束了,我们追寻着革命前辈的脚印,亲临现场感受着革命的气息,聆听着革命前辈的英勇事迹,一次次重温党史,一次次心灵的净化与洗礼,我深深地感受到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大学生,要始终把为人民服务放在第一位,要始终不忘入党初心,要始终把为人民谋幸福作为使命,无论我们走的再远,都不能忘了来时的路。因为这条宽广的明亮的幸福之路,是革命前辈们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也会继续发扬和传承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革命精神,知党恩、听党话、跟党走,学思悟践,凝心聚力,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2.1.5实践心得之五

2023年7月12日至19日,我们在团委书记张吉宁老师和辅导员李明阳老师的带领下来到革命圣地延安,圆满完成了为期一周的社会实践活动。

巍巍宝塔山,滚滚延河水。它是革命圣地延安的象征,它是中国革命的摇篮,它也是我心中向往的地方。

通过参观延安革命纪念馆、延安文艺馆、杨家岭、梁家河、枣园、宝塔山,在革命圣地一起唱响抗大校歌和《保卫黄河》,观看大型红色歌舞剧《延安保育院》,我们追寻先辈的红色足迹,领悟延安精神。红色火种在心中点燃。

在实践过程中,我们采访了退伍军人吕卫生爷爷,在爷爷对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艰苦卓绝抗战的描述中,我们仿佛回到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看到延安窑洞里明亮的烛火,听到《军民大生产》激昂的歌声,见证中华民族可歌可泣的历史篇章。   

今日的美好生活是老一辈革命家们用鲜血与生命换来的,我们应当怀揣感恩之心将延安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怀抱梦想又要脚踏实地,做好本职工作,争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一代青年,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践行新时代团干部的使命担当,为党和国家奋斗终身。

2.1.6实践心得之六

在这个夏天,我参与了长安大学公路学院学生会赴陕西延安以“弘扬延安精神,赓续红色血脉”为主题的社会实践。在延安,这个热血沸腾的革命圣地,我们经历了历史的洗礼,对革命精神有了更深的理解。在中共中央西北局旧址和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纪念馆,我们感受到了革命烈士们的伟大贡献和对国家、人民的深沉热爱。梁家河村庄让我们更直观地了解了习总书记艰苦的历程和深深的人民情怀。最后,宝塔山和旧址纪念馆的小讲解员们让我们见证了历史的传承和新一代的责任。

总结这次的实践经历,可以说是一次身心的洗礼,是一次精神的觉醒,是一次对理想信念的深度思考。我走出了学校,走进了社会,走进了历史,更走进了自己的内心。我会珍惜这次宝贵的经历,把实践中的感悟转化为自己前行的动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奉献我的青春和热血。我将把这次的经历深深刻印在心中,让它成为我人生道路上的明灯,照亮我前行的道路,坚定我的信念,引导我为党的建设贡献出我的一份力量,以此照亮未来,赓续红色血脉。

2.1.7实践心得之七

延安,作为中国革命的圣地,承载着无数先辈的梦想和牺牲。步入这片红色土地,我不禁感叹历史的厚重和伟大。参观延安纪念馆和西北局旧址使我更加清楚地了解到延安时期革命先烈们的艰苦岁月和不畏困难的精神。在枣园,我用心去感悟这里的一切,心里越发平静,仿佛心灵得到了洗涤,蓦的我明白了,平凡的生活总蕴含着伟大的情怀,我们应该去用心感受生活,才能明白生活的美好。登上宝塔山顶峰,我心潮澎湃,也发誓要学习他们勇往直前、永不言弃的精神,为实现自己的梦想奋斗不息。

总而言之,这次社会实践让我受益匪浅。延安纪念馆、西北局旧址、枣园和宝塔山等地的参观,让我深深体会到革命先辈的艰苦奋斗和勇往直前精神,激励着我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努力追求自身的进步和社会的进步。

2.1.8实践心得之八

今年暑假,我作为长安大学赴陕西延安“弘扬延安精神·赓续红色血脉”暑期社会实践队的一员前往革命圣地延安。延安作为中国革命的摇篮,是我们这一代人最熟悉的地方之一。然而,亲身经历延安暑期社会实践后,我才真正体会到这座城市的深远意义和历史价值。

我们实践队到达延安的第一天,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摒弃骄娇二气”的号召,集体入住窑洞,体验艰苦生活。之后参观了历史上重要的纪念地点,延安革命纪念馆,梁家河,抗日军政大学纪念馆、枣园等红色纪念地,亲自触摸那段鲜活的历史。在展馆里,我看到各种历史文物,通过这些物品,我感受到了抗战时期的艰辛和革命先烈们的无私奉献。他们为了民族的解放,毅然离开家园,勇闯天涯,披荆斩棘。他们勇敢地走在革命的道路上,为我们争取了今天的幸福生活。看到这一切,我的心中涌动着对伟大人民的敬意和对祖国未来的希望。

此次延安暑期社会实践让我对延安这座城市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和体会。延安不仅仅是一个历史名城,更是中国革命的摇篮。在这里,我感受到了无数革命先烈付出的辛勤劳动和他们为了民族的解放而付出的巨大牺牲。延安的人民以他们为荣,用他们的付出为延安增添了无尽的光彩。

同时,通过此次暑期社会实践,我不仅了解了延安的历史,还深刻体会到了革命先烈们的伟大革命精神和延安人民的热情。延安的每一寸土地都沉淀着一段丰富的历史,延安的每一个人都传承着一种坚定的信仰。这次社会实践让我倍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更加坚定了我为祖国的未来努力奋斗的决心。作为新时代的年轻人,我们要发扬延安精神,理解和传承革命先辈们的奋斗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将时刻以延安精神为榜样,怀揣着对党和人民的深深感激之情,努力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有用之才。延安精神将一直伴随着我,指引着我的前进方向,让我更加坚定地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上。

2.1.9实践心得之九

本次赴陕西延安 “弘扬延安精神•赓续红色血脉”的暑期实践令我感悟颇深。延安是中国革命的圣地,而延安所具有的这种超越时间和空间的延安精神,则是延安时代最珍贵的遗产。延安精神的基本内容,尤其是它所蕴含的“坚定的、准确的政治方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等,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在这一百多年的努力过程中,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杰出的精神成就和高昂的斗志。延安精神对于我国人民的思想启迪,精神上的鼓舞,文化上的滋润,都是经久不衰的。我们身为当代大学生,应该从本次实践活动中,充分学习艰苦奋斗的精神,领悟延安精神中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理论联系实际、不断开拓创新的精神、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用自己的行动来传承延安精神。

3.实践采访

3.1访谈录之一

实践团队成员们在梁家河有幸得以拜访当地的退伍军人吕卫生爷爷。吕卫生爷爷年轻时曾在军队服役,深受严格的军事训练和纪律熏陶,而如今在他的身上,实践队员们依然能看到昔日军人的坚韧与毅力。

问:您好爷爷,您在梁家河住了多久呀?

答:回想起来大概也有四十多个年头了,日子过的很快啊。

问:爷爷我们能问一下您叫什么名字吗?

答:我叫吕卫生,保卫的卫,生活的生。

问:吕爷爷,我们看您衣服上印着退伍军人四字,请问您之前是参过军是吗?在您年轻时梁家河已经是这个模样了吗?

答:是啊,我二十岁就参军啦,在部队也呆了有十几年,当时的日子可不如现在呦,当时梁家河的交通可没有这么发达,都是土路,路上呀,可没有这些车子,都是骑驴赶路,大家的生活条件呀,也没有那么好,一天能吃上一个馍就很不错啦,自从咱们改革开放以来呀,日子就过的越来越好啦,路变宽了,路上的车子也变多了,大家出行越来越便利,生活条件也越来越好了,从一天一个馍变成了一日三餐,大家不用再过以前的穷苦日子了,大家家里有电视,有电话,啥也不缺,这都得感谢咱们的共产党呀,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梁家河这般翻天覆地的变化。

问:吕爷爷,大家常说梁家河是习总书记的第二个故乡,您在习总书记回访梁家河时有见到总书记吗?

答:当然见到了,总书记从来没有忘记他的这第二个故乡,梁家河呀是总书记知青时期的住址,总书记在这也待了七年,他常常说呀,陕北高原是他的根呀,总书记每次回来都可高兴了,和村子里的人相见都十分亲热,和战友们攀谈,询问着梁家河的水土保持和耕地保护这些情况,过了这么些年,总书记对梁家河的惦念之情只增不减呀,总书记常常鼓励乡亲们脚踏实地、真抓实干,把日子过得越来越红火,这梁家河的日子呀,也过的越来越好,越来越有盼头啦!

采访到这里就告一段落了,吕卫生爷爷这位矍铄的老人作为历史的记录者,用他的口述,把梁家河村的过去和现在一一展现在团队成员们的眼前。实践队成员在结束采访之后感触颇深,大家不仅对延安精神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也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有了更加深入理解。队员们坚信,只要坚守初心,牢记使命,就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一份青春力量。

第二部分:总结

习总书记强调,“全党同志要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为激励广大青年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厚植爱国情怀,练就过硬本领,深刻体悟“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引领广大青年研学红色革命文化,探索艰苦奋斗精神。2023年7月12日,长安大学赴陕西延安“弘扬延安精神·赓续红色血脉”暑期社会实践队开展了为期9天的实践活动,前往延安红色旧址,深入学习和了解中国共产党在延安时期的党史,弘扬延安时期的优良传统和革命精神,增强党员、团员同志对党的认同和归属感,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带着延安精神和长大公路人的精神投身社会主义事业。

见革命能量,领悟历史蕴藏

延安,作为中国革命的发源地,见证了中国共产党的成长与壮大,承载着无数革命先烈的血泪和牺牲。

习总书记在讲话中强调:“延安是一座红色圣地,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家园。”实践队此行走进革命旧址,感受那个时代的艰辛和困苦。敌人的围剿和压迫,使得延安成为了中国共产党的最后一块根据地。然而,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下,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群众依然坚定地坚持着信仰,为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而奋斗。他们用血和火,书写了中国革命的辉煌篇章。

凤凰山,高耸的山峰,如一面巍峨的旗帜矗立在历史的河流中。实践队脚踏着革命先辈们曾经踏过的石阶,感受着延安革命根据地的历史厚重。这里,先辈们解读了《实践论》《矛盾论》等红色著作,将马克思主义哲学智慧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为革命事业指明了前进的道路。面对凤凰山旧址上那些保存完好的红色文献和革命文物,队员们参观学习,仿佛看到了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昼夜笔耕不辍、苦思冥想的身影。他们的智慧凝结在这些文字和物件中,指引着青年们前行的方向。静静地凝视着这些珍贵的遗迹,思绪仿佛穿越时空,与先辈们心灵相通。

沿着延安革命纪念馆的参观路线,实践队员从展板上了解到了延安十三年的艰苦卓绝。那是一个战火纷飞的年代,但在那个曾经草木皆兵的地方,人们坚守着革命信仰,崇尚着共产主义的理想。他们用坚韧和勇气书写着一曲曲革命的壮歌,用无私和奉献谱写着一段段人民的荣光。走进枣园旧址,在这片土地上,党的先辈们怀着对人民的无限忠诚,把为人民服务作为党的根本宗旨。毛泽东曾说过的“为人民服务是党的宗旨”,这句话似乎在枣园旧址中得到了最真实的诠释。参观杨家岭旧址学习新民主主义理论;在革命纪念馆感受延安十三年的艰苦卓绝;在文艺纪念馆领会老一辈艺术家们的爱国情怀……

队员们看实物、听史实、接受现场体验式教学,短短一周,队员们重温了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延安和陕北地区生活战斗十三个春秋的艰苦岁月,体悟了“延安精神”孕育、形成和逐渐成熟的过程。习总书记说:“我们不能忘记革命的艰辛,也不能忘记革命的理想和目标。”革命力量的重要性不仅仅在于推翻旧制度,更在于为人民谋幸福、谋复兴的信念和决心。正是因为有了革命者与人民群众的紧密联系,中国共产党才能够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下始终保持斗志昂扬,不断前进。

党持交流之旗帜,扬起青年之梦想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指出: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中国共产党是先锋队,共青团是突击队,少先队是预备队。入队、入团、入党,是青年追求政治进步的“人生三部曲”。

青年人是国之栋梁、国之未来,青年应有正确且明确的前进方向,心系祖国,发展祖国,入队、入团、入党,是青年进步的正确道路。实践期间,实践队分别在革命纪念馆和宝塔山革命圣地与两位少先队员小小讲解员进行交流,充分体现了“党团队”的引领和榜样作用作用。首先,党团队作为一个有共同目标和价值观的团队,可以在交流互动中起到榜样和引领的作用。党员作为团队的中坚力量,他们的言行举止和思想观念会对其他成员产生直接的影响。在交流互动中,党员可以充分展现出对党的忠诚和担当精神,以自己的言行和思考引领团队的方向。其次,党团队可以通过组织集体学习和交流活动来促进成员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学习。通过开展党课、党组织活动等形式,党团队可以为成员提供一个公开的平台,让大家有机会分享自己的经验和思考。在这种交流中,党员可以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分享自己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的典型经验,帮助其他成员更好地成长和提高。此外,党团队可以通过积极的沟通和良好的合作来增强团队的凝聚力。团队成员可以通过交流互动,相互沟通和了解彼此的需求、愿景和困难。党团队作为有共同信仰和目标的团队,可以通过相互支持和合作来共同解决问题,实现共同的目标。通过团队的协作和合作,成员之间的关系将更加紧密,团队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将进一步增强。最后,党团队可以通过交流互动来传递和弘扬党的精神和价值观。党员作为团队的一员,应当时刻以党的精神为指导,传递和践行党的价值观。在交流互动中,党员可以积极宣传和践行党的政策、理念和方针,激励团队成员为党的事业而奋斗。通过这种方式,党团队可以不断强化团队成员对党的认同和战斗精神。总之,党团队在交流互动中的带动作用是非常重要的。通过党员的表率作用、组织学习和流活动、积极的沟通与合作,以及传递和弘扬党的精神和价值观,党团队可以有效地促进团队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推动团队的成长和发展。这种带动作用将使团队成员更加紧密团结,共同为实现党的事业而努力奋斗。

少先队员、共青团员和共产党都是党团队中的重要力量,他们的联系十分紧密,既体现在具有共同的价值观,同时体现在实际行动中。他们在各自的位置上传承红色文化、发扬红色精神,为党的精神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实践中的劳动洗礼,体悟伟大成就之源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我们从一开始就深深理解的。这次陕西延安的社会实践,让我们深刻体验了这个观念的真实力量。这不仅是一次浅尝辄止的体验,而是一次深度参与,让我们直观地了解并理解了“弘扬延安精神,赓续红色血脉”的历史含义和现实意义。更重要的是,它让我们切实体验到了实践的力量,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了这片充满了红色革命精神的土地。

在7月14日,我们走进了习近平总书记的成长地——梁家河村。在这片看似平常的土地上,伟大的人民领袖习近平总书记历经七年的艰苦奋斗和深刻思考,从而构筑起其为人民、为国家做出伟大成就的人生基石。通过对梁家河村的深度研学,我们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感受到了梁家河所蕴藏的深厚内涵。

在梁家河村史馆中,我们了解到了梁家河村在习近平总书记的带领下,从贫困落后到先进模范的巨大转变。这种实干创新的精神内涵,让我们深刻体会到,每一次劳动的汗水,都是推动历史前进的重要力量。我们追寻习近平总书记的知青足迹,对照着现在的生活,感受领袖在逆境中磨砺奋斗、创造伟大成就的信念和决心。参观学习之余,我们深入村民家中,田间地头开展采访,与村民们深度交流,听他们讲述梁家河的变迁。他们的口中有着同样的话语——“梁家河和以前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个昔日闭塞落后的小山村,如今已经成为水电网全通畅的“中国十大最美乡村”,这种巨变,恰恰体现出了劳动实践在推动社会进步中的重要作用。

在社会实践期间,我们来到了中共中央西北局教育基地,开展了“以劳动践信念”主题活动。我们自己动手做饭,择菜洗菜,在土窑洞中体验延安时期的艰苦岁月。这种以劳动方式亲身实践,让我们在劳动中体验到了努力奋斗、锐意进取的精神。

这次的实践让我们深刻理解了伟大成就背后的艰辛付出和汗水的积累。只有通过实际的动手、动脑,才能真正理解这个世界,理解历史,理解人民的伟大。通过这次的社会实践,我们找到了成就的秘诀,也理解了历史的伟大。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大学生,我们应该在劳动实践中汲取力量,增长才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更坚定的信念,更积极的态度,迎接挑战,贡献自己的力量。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我们的劳动也将孕育出更多的伟大成就。这次的社会实践活动,让我们对此有了更深的认识。让我们一同珍视这一切,因为这都是我们追求理想,努力前进的动力。我们要保持对实践的敬畏,因为实践将带给我们更多的知识、更多的体验,也会带给我们更多的伟大成就。让我们以更开放的心态,接受更多的实践机会,以实践为指导,更好地为人民服务,为社会贡献。我们深信,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实现真理,才能实现我们的目标,才能更好地服务于人民和社会。

保育院的红色记忆,歌声里的红色火种

7月16日的下午,我们充满活力的实践队沐浴着阳光,带着满腔热情和期待,走进了“圣地河谷·金延安”。在这里,我们欣赏了一场大型舞台剧——《延安保育院》。这部剧以深情而生动的表演,展现了那个特殊历史时期的人们,怎样满怀母爱,倾尽所有为革命后代付出、努力。

延安保育院是当时设立在延安的儿童保育院、托儿所的统称,这里收纳了红军领导的后代和烈士的后人。他们是革命的希望,是新中国的未来,是人民的瑰宝。而为了他们,无数的人付出了辛勤和汗水,甚至生命。剧中的演员们以超越现实的艺术表现力,生动地描绘了那些保育员阿姨以及孩子们的生活。每一个情节,每一个细微的表情,都让我们仿佛亲身经历了那个时代的艰辛与坚韧,感受到了人民对革命的热爱与执着。他们用深情的母爱,用无私的奉献,维系着革命的火种,守护着新中国的明天。

活动的最后,我们参加了由贵州师范大学主办的“遇见·延安”主题青春歌会。歌会不仅是我们各展歌喉的舞台,也是我们以歌声传达青春热情,传递对红色文化的热爱的平台。在歌会中,我们一展歌喉,一唱倾心。每一首歌,每一个音符,都富含深情,充满激情,把我们的心声、我们的青春,我们的力量,传递给了每一个在场的人。在歌会中,我们歌唱了无数首关于革命和战斗的歌曲。那些旋律,那些歌词,那些情感,都仿佛让我们回到了那个烽火连天、人们奋勇争先的时代。我们仿佛可以看到,那些革命先烈们满腔热血,挥舞着手中的武器,走向了战场。他们的勇敢和坚韧,他们的奋斗和牺牲,都在我们的歌声中得到了传承和发扬。在这场歌会中,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来自长安大学实践队的马李斌同学,他以饱满的情感,激昂的歌声,代表我们全体实践队演唱了歌曲《太阳》。他的歌声就如同歌曲的名字一样,如阳光般灿烂,如太阳般热烈,让人心生感动。他的歌声中流露出了对于革命精神的深深敬仰,对于美好未来的无比期待。

这次活动,让我们在嘹亮的歌声中传递了红色的火种。我们通过歌声,体验了革命历史,理解了红色文化,同时也通过自己的歌声,将这种精神传递给了更多的人。我们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让这把红色的火种一直燃烧下去,照亮我们的道路,温暖我们的心,激励我们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延安,这个中国革命的圣地,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是党中央在延安13年艰苦卓绝的奋斗历程所铸就的地方。这里雕刻着我们党无数的奋斗足迹,存储着我们党无数的理想信念。尽管在历史长河中看来,13年只是短暂的一瞬,然而,在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程中,这13年无疑是如诗如画、波澜壮阔。从1935年中央红军到达陕北的那一刻开始,到1948年党中央东渡黄河,这13年间的每一天,都见证了中国共产党的无畏与坚定,延安的黄土地上,上演着属于中华民族的传奇与辉煌。在这片土地上,我们的先辈们面对生死存亡的困境,始终坚定信念,以坚韧不拔的斗志和无私无畏的勇气,战胜一切困难与挑战,写下了一段段催人奋进的历史。

现在,我们有幸生活在一个繁荣昌盛的时代,面对前方的路,我们需要积极主动,担当责任,勇于挑战。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要深入理解延安精神,学习和传承艰苦奋斗的精神内涵。我们要以坚韧不拔的意志和无私无畏的勇气,战胜前进路上的一切艰难险阻。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这是我们的座右铭,也是我们的行动指南。我们要始终牢记我们的责任和使命,继承并发扬延安精神,将其内化为我们前行的动力。面对未来,我们要肩负起新时代的使命,迎接新的挑战,以更坚定的信念,更积极的态度,贡献我们的力量。历史犹如一面镜子,让我们从中吸取经验,取得智慧,走向更美好的未来。我们将把这次的经历深深刻印在心中,让它成为我们人生道路上的明灯,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坚定我们的信念,引导我们为党的建设贡献出我的一份力量,以此照亮未来,赓续红色血脉。

第三部分:附件

1.前期策划

1.1延安市行程计划

7月12日上午8点半,实践队一行人在长安大学渭水校区南门处集合,进行出征前合照后共同前往西安市火车站,搭乘动车前往延安市全国青少年延安革命教育基地。下午四点,实践队到达中共中央西北局旧址,队员们进行报道,整理内务。

7月13日上午,实践队跟随基地一同前往凤凰山麓革命旧址和抗日军政大学进行参观学习,下午,指导老师李明阳和队长张骥先前往基地参加预备会议,其余队员前往延安市党校进行专题学习教育。

7月14日,实践队前往梁家河村,参观了村史馆、知情井、沼气池等地,在讲解员的介绍中感受着历史的磅礴。随后实践队采访了当地的退伍军人吕卫生爷爷,了解到了梁家河存的日新月异和变化之大。

7月15日上午,实践队成员前往延安革命纪念馆进行参观学习,并在途中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社会实践队伍进行了交流。下午实践队前往延安文艺纪念馆进行参观,并在基地老师的组织下共同演唱了《保卫黄河》。

7月16日早晨,在团委书记张吉宁老师的带领下,实践队重温入党誓词,随后前往西北局纪念馆进行参观学习。邀请到身为少先队员的王斐然同学作为队伍的“小小讲解员”为队员们介绍了展馆的内容,重新了解了长安大学的第一任校长霍维德先生的事迹。中午,实践队员前往延安保育院观看演出,并与演出人员进行合影留念。下午,实践队来到枣园革命旧址进行参观,并向中央五大书记铜像敬献了花圈,表达了缅怀。

7月17日,实践队员们在所住地窑洞进行了近日行程材料的整理、以及学生会相关工作的处理,重新体验了革命前辈窑洞工作的氛围。下午,实践队成员们共同在土灶台上准备了晚上的晚餐,重温了当年红军自力更生精神。

7月18日,实践队成员们共同攀登了宝塔山,在山上再次邀请了一位“小小讲解员”,为我们讲述了延安名片宝塔山的历史故事。中午,实践队同长安大学党校社会实践队伍进行了沟通交流。下午,实践队来到了杨家岭革命旧址进行参观学习。晚上,实践队员们参加了贵州师范大学主办的“遇见·延安”主题的青春歌会。

1.2准备情况

1.2.1理论准备

延安是中国革命的重要发源地和中央革命根据地,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红色革命古城。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延安曾是中国共产党的中央机关和军事指挥中心,也是中国革命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这里有许多革命文化遗址和纪念馆,如延安革命纪念馆、中央党校、杨家岭革命旧址等。同时延安是中国共产党的重要发源地,这里孕育了许多革命先烈和英雄人物,他们的革命精神一直传承至今,成为延安人民的精神财富。

1.2.2实践准备

1.统筹总体日程安排

本实践活动计划时间为10天以内,根据实际活动完成情况可灵活调整。

7月12日——7月15日,跟随基地以及其他大学,共同参与集体行程,造访红色革命纪念地点

7月16日——7月21日,自行安排行程,计划同指导老师参观学习集体行程未前往的红色景点进行学习。

2.规划暑期社会实践过程

a.与全国青少年延安革命教育基地取得联系,了解延安当地情况,革命景点相关信息、所需住宿费培训费等等,提前与相关单位、景点取得联系,进行必要沟通。

b.前往基地所在地,开展社会实践。

1.3项目预算

经费预算


交通费

86*10*2(往返车票)+中途交通费=1800元

住宿费

1200*9(学生)+1500(教师)(包含跟随基地集体活动、食宿、培训费用)=12300元

其他费

相关设备(相机、云台等)+材料费用(照片视频处理)=900元

合计费用

15000元


2. 实践规章制度

2.1队员具备的素质

坚韧,守信,吃苦耐劳,认真负责,团结协作,有担当,敢作为,具有创新精神和团队精神,坚定不移的听党话,跟党走。

2.2队员管理制度

1.队员必须服从统一的组织管理,严格遵守纪律,有令必行,有禁必止,服从集体的决定,不得擅自行动。

2.队员必须每天统一穿着队服,有组织有纪律。

3.队员必须注意维护学校形象,工作中不做与身份不符的事。(如:听歌、随便照相、玩弄手机、大声喧哗等)

4.注意言行保持中立,不介入纠纷,不轻易许诺,但有诺必行。

5.队员做事要善始善终,要做就做彻底,不找借口。

6.队员要有良好的团队精神,互帮互助,团结合作,亲密配合。

7.队员要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尊重农民,尊重当地风俗习惯。

8.今日事今日毕,每天要交流、总结、讨论、安排下一步工作。

9.坚持每日管理,落实批评与自我批评。

10.不赞成队员以私人身份给活动对象留下个人及集体的联系方式,以免受到不必要的滋扰;也不赞成持有活动对象的联系方式,以免造成无谓误会。

2.3基本礼仪规范

1.团队活动要求队员统一着装,显示良好的团队精神和长安大学形象。

2.对采访对象、当地居民主动介绍自己的身份,表明来意。

3.采访提问话题需提前准备,话题与采访主题密切联系,提问方式得体,不得随意提问,触及他人隐私

4.到居民家中采访时,临走时收拾好自己遗留的杂物,对于桌椅板凳等物归原位

2.4工作注意事项

统一服饰,佩戴长安大学志愿者标志,穿队服。

3.安全保障及应急预案

安全是顺利完成工作的前提条件,安全问题不容忽视。为了圆满完成本次实践活动,我们特此制作了一份详实的安全预案,以应对突发情况。

3.1安全保障措施:

3.1.1活动前期准备:

组织实践队成员参加安全教育培训,包括应急知识和技能培训、个人安全意识培养等。

明确活动目标和计划,详细了解活动地点的安全情况,合理规划活动路线和日程安排。

建立实践活动团队,确定团队组织者、指导教师和学生负责人,明确各自的职责和任务。

要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不得卷入当地居民纠纷。

3.1.2安全考察与评估:

在实践地点进行安全考察,了解周边环境、交通状况、医疗设施等情况,并评估潜在风险。

与活动地点相关部门或单位进行联系,了解相关安全保障措施和紧急情况处理流程。

3.1.3交通与出行:

制定详细的交通计划,选择安全的交通工具,并确保司机具备相关证件和资质。

提醒实践队成员遵守交通规则,不乘坐超载或无牌车辆,不随意搭乘陌生人车辆。

组织实践队成员参加交通安全常识培训,并配备必要的安全设备,如安全带、头盔等。

在未获得队长批准之前,队员不能单独出行,特别是女生。如要出行,必须两人以上一起出行,并随时与队伍保持联系

3.1.4住宿与食品安全:

选择安全卫生的住宿场所,检查住宿设施的安全设施和消防设备是否齐全。

了解食品卫生情况,选择具备食品安全许可证的餐饮场所,并确保饮食安全。

3.1.5紧急情况应对:

制定应急预案,明确紧急情况下的责任分工和处置步骤,并向实践队成员进行培训。

配备急救箱、灭火器等必要的应急设备,并进行相关人员培训和演练。

提前了解当地的医疗资源,设立学生急救疏导小组,掌握紧急医疗联系方式。

3.2应急预案

3.2.1事故伤害类应急情况:

立即报警,并做好现场保护措施,协助伤者进行急救,并通知学生家长。

将伤者送往附近的医疗机构进行治疗,并及时与学校和家属保持沟通,协助后续处理。

3.2.2自然灾害类应急情况:

在预警信息发布后,立即疏散实践队成员到安全地点,并组织好实践队的避灾物资和应急装备。

注意监测天气状况,在可能发生自然灾害的区域,尽量避免活动,确保实践队成员的人身安全。

3.2.3交通事故类应急情况:

在事故发生后,及时报警并采取必要的救援措施,保护实践队成员的生命安全。

协调后续处置工作,如联系学校、家属,协助处理事故善后事宜。

3.2.4其他紧急情况:

如遇突发事件,如抢劫、恶性事件等,应尽快联系警方,并配合警方的指导和处置工作,确保学生的安全。

3.2.5沟通与信息传递:

建立健全的通讯机制,包括电话、网络等渠道,确保及时、准确地传达信息。

设立学生与指导教师之间的联系人,定期进行安全情况的汇报和交流。

配备紧急联系人,及时与学校、家长等相关方进行沟通。

3.2.6后期总结与评估:

在实践活动结束后,及时召开总结会议,详细分析活动中出现的安全问题和不足,并提出改进意见。

完善相关记录和文档,形成经验总结,并为以后的实践活动提供参考和借鉴。

总之,大学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安全保障与应急预案需要从活动前期准备到活动期间的安全保障措施,再到紧急情况的应对措施进行全面规划和准备。只有通过科学的安全保障和应急预案,确保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安全,才能更好地实现活动的目标和效果。

4.实践队员名单

指导老师:张吉宁  李明阳

成员名单:张骥先  郑力鸣  白  雪  马李斌  石迎欣  谢  越  樊婉婷  王恒恒  孟紫玟

责任编辑: 郑力鸣
【扫描二维码·分享本页面】
上一篇:学子下乡入住北贝,躬身助力乡村振兴
下一篇:没有了
  • 关于我们
  • 版权说明
  • 服务协议
  • 我要投稿

  • Copyright © 2010-2021 陕西大学生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陕西大学生网 - 陕西大学生网通讯社运营的高校新媒体
    陕ICP备15014909号-3

    陕公网安备 61019702000276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