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 登录 | 注册 | 投稿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实践 > 社会实践 >

扎根乡土育特色产业,长安大学赴宁夏同心开展实践活动

来源:长安大学 编辑:长安大学赴宁夏同心“踏寻红迹承 时间:2025-07-20
导读: 扎根乡土育特色产业 , 乡村振兴“组合拳”让乡村更有精气神 在乡村振兴战略深入推进的背景下,产业创新与数字技术的双重赋能,正为乡村发展注入蓬勃生机。7月17日至18日,长安大学赴宁夏同心县“踏寻红迹承初心,深耕乡土促振兴”暑期社会实践队实地走访菊...

扎根乡土育特色产业乡村振兴“组合拳”让乡村更有精气神

在乡村振兴战略深入推进的背景下,产业创新与数字技术的双重赋能,正为乡村发展注入蓬勃生机。7月17日至18日,长安大学赴宁夏同心县“踏寻红迹承初心,深耕乡土促振兴”暑期社会实践队实地走访菊花台庄园枸杞种植基地及宁夏同心产业园区,聚焦“产业发展赋能,助力乡村振兴”主题开展实践调研,从种植环节的技术改良到生产流程的科学管理,再到通过直播宣传拓宽农产品的推广渠道,多元发展力量交织汇聚,清晰勾勒出产业扶贫带动乡村振兴的生动图景。

                          

image.png

     (团队成员在伊兴羊绒公司合影)

枸杞成“致富果”:一颗小红果串起乡村振兴大图景

踏入宁夏菊花台庄园枸杞种植基地,队员们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了解到,基地严格遵循有机种植标准,通过滴灌节水、水肥一体化技术,搭配生物有机肥及性诱剂、粘虫板等科学手段,从源头筑牢品质防线。实践队队员们实地参观了种植区域,还亲身体验了枸杞采摘,在与工作人员的交流中,详细了解到枸杞从采摘、清洗、烘干到分级、包装的全加工流程,对产业链各环节有了直观认识。据介绍,依托枸杞种植与加工产业,该基地及合作企业不仅通过直播等方式宣传推介当地枸杞,扩大产品知名度,更常年为周边村民提供稳定就业岗位,让村民在家门口就能实现务工增收。这种“企业带动产业、产业联结乡村”的模式,将产业发展的活力持续注入乡村振兴,既夯实了特色产业根基,也为村民铺就了通往生活富裕的坚实路径。


image.png

image.png

   (团队成员参观枸杞园并体验枸杞采摘)

产业聚“振兴力”:多元业态共绘乡村振兴新蓝图

团队队员走进宁夏工业产业园区,先后调研走访上能电气(宁夏)有限公司、伊兴羊绒有限公司、中核(宁夏)同心防护科技有限公司等。在上能电气生产车间,负责人向团队成员介绍公司的发展历程、业务范围、生产流程和核心产品等,并指出光伏逆变器和储能变流器的高端装备制造作为新型清洁能源装备,已经成为当地光伏产业升级和社会民生改善的“新引擎”。中核(宁夏)同心防护科技有限公司是宁夏县对口帮扶企业,厂长带领团队成员介绍核辐射防护、劳动安全防护、专业服的研发、设计、生产和销售等生产流程,强调公司通过产业帮扶、技能培训、文化教育等综合帮扶体系,直接带动就业400余人,助力民族地区群众就业减贫。踏入伊兴羊绒有限公司,车间马主任带领团队成员参观羊绒收购、运输、清洗、加工等生产环节,见证羊绒从羊毛到成品的蜕变,通过开展村企合作和结对帮扶,不断拓宽就业岗位,帮助村民在家门口就能实现灵活就业。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团队成员参观宁夏同心工业园区)

直播成“新农活”:一方小屏幕连通乡村振兴大市场

实践队走进同心县菊花台村村部,搭建起临时直播间,邀请第一驻村书记马晓军一同参与直播。镜头前,马晓军以“讲同心故事”为主线,细说村子在乡村振兴中从基础设施改善到特色产业扎根的变迁;实践队指导老师与学生不时补充细节、互动引导,直播间气氛热烈——观众纷纷留言追问产业发展细节,点赞乡村变化的评论不断刷屏,不少人还在弹幕里表达对宁夏风光的向往。马晓军同时在直播间介绍和推荐枸杞、硒砂瓜等本地特产,热情邀请大家走进宁夏,感受乡村振兴的鲜活气息,直播热度持续走高。这场由实践队助力开展的直播,不仅让菊花台村的发展变迁故事进入更广阔的视野,也让宁夏枸杞、硒砂瓜等特色物产及当地自然风光被更多人知晓。这种线上宣传方式,为乡村与外界搭建起沟通桥梁,既为家乡特色产业拓宽了展示与推广渠道,也为乡村振兴注入了鲜活动能。

image.png

image.png

                                                          (驻村书记和团队成员共同直播宣传当地特色)

一颗红果串起产业链的上下游,一缕绒毛织就就业增收的温暖网,一寸纤维托举妇女赋能的新可能,一片硅板铺就绿色发展的长远路,一方屏幕让乡土故事与特产走向更广阔的天地。这些实践既延续着“造血式”振兴的内核,又融入了数字时代的新动能,在产业根基与直播赋能的共振中,乡村振兴的脉络愈发清晰。当传统优势与现代手段双向发力,“产业旺、乡村美、农民笑”便不再是远方的愿景,而是扎根乡土、可感可触的生动现实。

 




 


责任编辑: 长安大学赴宁夏同心“踏寻红迹承
【扫描二维码·分享本页面】
  • 关于我们
  • 版权说明
  • 服务协议
  • 我要投稿

  • Copyright © 2010-2021 陕西大学生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陕西大学生网 - 陕西大学生网通讯社运营的高校新媒体
    陕ICP备15014909号-3

    陕公网安备 61019702000276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