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大学子三下乡:华州沃土育新苗,青春接力筑梦行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引导广大青年积极投身于“乡村振兴”的伟大实践,7月13日,延安大学赴陕西省渭南市“晨露”三下乡第六支队,走进华州区瓜坡镇东赵村东赵小学,开展为期十五天的社会实践活动。队员们以党建为引领,满怀热忱、播撒希望,通过支教、调研、走访助力乡村发展,让青春在乡村振兴实践中绽放绚丽的光彩。
队员们与东赵小学校长合照
支教:粉笔绘山河,课堂暖乡关
一笔一纸传真知,一言一语振乡风。队员们不仅为孩子们传授基础知识、答疑解惑,还始终秉持着“寓教于乐、融学于趣、化教于心”的教学理念,特别开设了美术手工、爱国教育、心理健康等一系列特色课程,努力为孩子们营造一个充满知识与乐趣的学习环境。
手工课上,队员用生动通俗的语言、简单易懂的演示,将复杂的剪纸技巧化繁为简,让孩子们在窗花的剪裁中触摸非遗文化的温度;爱国教育课上,队员精心设计课堂,用深入浅出的讲解,将延安精神从纸面带进课堂,让孩子们在红色的浸润中厚植爱国情怀;心理健康课上,队员耐心引导,以趣味互动的方式,带领孩子们寻求未来实现人生梦想的方向。
队员开展趣味手工课
团队成员还走进华州区杏林镇新民社区参与“七彩假期”暑期志愿服务活动,聚焦少年儿童教育成长与课余生活需求,以多样课堂为孩子们打造更为充实的假期。
队员与孩子们合影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丰富多彩的课程活动不仅使小朋友们巩固知识,拓宽视野,也在知识传递间,让志愿精神悄然浸润童心,架起心与心的桥梁,在他们稚嫩的心灵中播撒下爱与担当的种子。
调研:走访寻真意,调研聚良策
为探寻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有效路径,队员们与东赵村村支书赵波同志深入交流,既为村党干部推动乡村发展的责任与担当所感动,也在交流中发现了乡村治理中的待解决的难题,针对性提出改进建议,为基层治理、乡村发展贡献出青年力量。
队员们采访赵波书记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农业是乡村振兴的基础,队员们深入田间地头展开以基层治理、乡村产业发展为主题的实地调研。跟随农户的脚步走进田地,看着长势喜人的猕猴桃、旺盛生长的玉米、整齐有序的大棚,队员们深刻感受到新时代乡村振兴与农业进步的有力步伐,触摸到了乡村发展强劲的脉搏。
队员们调研农户
“党建引领聚合力,乡村振兴谱新篇。”为探寻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实践路径,队员们走进农家院落,围绕家庭实际情况、乡村教育发展、农产品购销渠道、村庄基础设施建设等内容展开走访。在家长里短中摸清民生需求,于田间地头梳理发展思路。
队员们走进农家院落
寻根:心向丰碑处,薪火代代传
“先辈浴血开新路,后人继志谱华章。”队员们走进渭华起义纪念馆,聆听英雄们浴血奋战的壮举,重温那段烽火连天的峥嵘岁月,大家紧握双拳,下定决心,立志将热血初心化为前行的动力,让红色基因在代代相传中绽放光芒。
队员们参观纪念馆
通过此次实践,大家真切地体会到,党建引领正为新时代乡村振兴注入不竭动力,推动着人民幸福的步伐愈发坚实有力。队员们更加坚定:青年担当要扎根基层,让“为国为民”的信念变成脚下行走的道路。
从三尺讲台的谆谆教诲,到田间地头的躬身实践;从农家院落的促膝长谈,到红色教育基地的深情瞻仰。我们始终铭记延安大学“立身为公,学以致用”的校训,以党建为指引,用支教播撒红色火种,用走访厚植为民情怀,用调研践行实干担当,让“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照耀阡陌,号召更多青年志愿者融入乡村,共同谱写新时代乡村振兴的壮美篇章,让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