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 登录 | 注册 | 投稿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实践 > 社会实践 >

西外学子三下乡:向日葵开处暖阳照 社区课堂育新苗

来源:西安外国语大学 编辑:石嘉芮 韩梦冉 李梦 时间:2025-08-03
导读: 为充分发挥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阵地优势和资源优势,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区治理的思想,切实把群众大大小小的事办好。7月17日,西安外国语大学“五育并举”呵护儿童成长,“老幼接力”守护非遗文脉——中国语言文学学院枫火暑期社会实践团走进陕西...

为充分发挥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阵地优势和资源优势,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区治理的思想,切实把群众大大小小的事办好。7月17日,西安外国语大学“五育并举”呵护儿童成长,“老幼接力”守护非遗文脉——中国语言文学学院枫火暑期社会实践团走进陕西省榆林市神木市府谷县河滨路社区进行实地调研与访谈活动。

7.18向日.jpg

图为实践团成员与徐书记合影 通讯员 陈静涵供图

社区情况复杂多样,群众需求多种多样,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要把更多资源、服务、管理放到社区。陕西省榆林市神木市府谷县位于黄土高原与黄河交汇处,河滨路社区作为府谷县河滨路便民服务中心核心区域,地处老城区,辖区人口密集,青少年群体占比较大,为深入了解河滨路社区的基本情况以及便民服务工程建设情况,实践团成员深入河滨路社区开展实地调研。首先,实践团成员在河滨路社区便民服务站对社区党委副书记徐书记进行了访谈,了解社区基本情况以及社区文明实践落实活动。据徐书记介绍,河滨路社区老旧小区多、治理难度大,为了做好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他们通过打造“城市之家”等党建品牌,依托“银发讲师团”“红色代办岗”等载体,组织老党员讲党史,为居民代办事项870余件。创新“晨读党报”线上学习机制,推行“党员进网格”工作法,带领142名在职党员解决飞线充电、老旧小区改造等问题213个,协调建成3个“微党群服务中心”。2020年,河滨路社区获评陕西省“最美志愿服务社区”,“党建红”成为基层治理最亮底色。 

7.18向日2.png 

图为实践团成员与徐书记在一起 陈静涵 供图

其次,作为“向日葵公益课堂”的创立者,徐书记向实践团成员介绍道,每到寒暑假,孩子怎么安排就成为“双职工”家庭最头疼的事情。为此,他们创立了“向日葵课堂”。七年来,2200余名志愿者走进课堂,为3200名青少年提供免费假期辅导。在“向日葵课堂”中,许多孩子们从这里实现自己的梦想、走向更大的舞台。 “向日葵公益课堂”自开办以来,不仅有效解决了社区家庭暑期“看护难”的问题,更成为了孩子们探索兴趣、发展潜能、涵养品德、结交伙伴的成长驿站;同时,也为大学生们提供了社会实践的平台,激发了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在假期期间参与公益活动,持续引领文明实践走心走实。 

访谈结束后,实践团成员在徐书记的带领下参观了河滨路社区文明实践站。文明实践站内摆放有各式各样的学员作品以及一套完备的直播设备,通过电商直播等形式扩大学员作品知名度,促进销售。实践团成员通过参观以及与相关工作人员交流了解到,实践站探索总结形成了“6+X”“一心多点”文明实践品牌,已经建立起“6+X”工作体系,从文明实践辐射到社区文化服务,以社区其他空间资源构建‘多点’辐射,社区积极整合不同单位、机构和个人的文化体育设施、服务资源、数字资源、人力资源(包括文化中心户、群众文艺团队、文化志愿者、文化社团组织等)等,纳入到社区文化服务体系之中,形成了参与广泛、结构合理、机制灵活、利用便利、内容丰富的文化服务中心,推动非遗在新时代焕发新的生机。

7.18向日3.png

图为“向日葵”公益课堂部分学员作品 陈静涵 供图

 河滨路社区用七年时间证明:当教育回归生活本真,当社区成为成长乐园,每个孩子都能像向日葵一样,在爱的阳光下茁壮成长。通过此次调研,实践团成员们深感,“向日葵公益课堂”不仅是一个公益课堂,更是一个社区用教育托起未来的生动实践。” 在接下来的实践中,实践团成员将继续关注人民的生活与幸福,用实际行动书写新时代的青春故事。

责任编辑: 石嘉芮 韩梦冉 李梦
声明:本文转自于互联网,若与实际情况不相符或存在侵权行为请联系删除。
【扫描二维码·分享本页面】
  • 关于我们
  • 版权说明
  • 服务协议
  • 我要投稿

  • Copyright © 2010-2021 陕西大学生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陕西大学生网 - 陕西大学生网通讯社运营的高校新媒体
    陕ICP备15014909号-3

    陕公网安备 61019702000276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