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京学院行健书院学子赴咸阳市东川村开展助老助学实践活动
萤火照乡暖东川,青春担当助振兴
为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履行青年社会责任,西京学院行健书院“萤火照乡·助老助学”实践团在指导教师张斌带领下,于2025年7月8日-14日在陕西省咸阳市武功县贞元镇东川村开展了为期七天的实践活动。团队聚焦孤寡老人与留守儿童需求,开展了物资帮扶、文化授课、安全宣讲等行动,旨在针对部分农村存在的照料不足、教育匮乏、安全意识薄弱等问题,助力乡村振兴、关爱弱势群体,填补服务缺口,同时引导青年扎根基层、增强社会责任感,推动建立校地志愿服务长效机制,以青春之力为乡村注入温暖与希望。
团队成员与学生合影
一、初至东川,夯实实践根基
实践团抵达东川村后,第一时间与镇政府和村委会深入沟通对接,详细了解东川村的基本情况、发展规划及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明确了后续活动的流程与分工。同时,团队通过前期调研,精准掌握了孤寡老人的生活困境以及留守儿童的学习需求,有条不紊地完成了物资清点、场地协调等准备工作,为后续活动的顺利开展筑牢了坚实基础。
与镇政府工作人员及村委会合影
二、走访调研,倾听民声民意
实践团全面开展走访村民调研活动,成员们深入村中家家户户,与村民亲切交流,详细询问生活状况、经济来源、子女教育等情况。村民们积极分享想法、期望及面临的困难,实践团成员认真倾听、仔细记录,为后续针对性帮扶提供了重要依据。
走访调研
三、情暖夕阳,守护最美“银发”
实践团根据孤寡老人需求,送去米、面、油等生活必需品,为患病老人配备常用药品收纳盒,解决基本生活难题。更动人的是心灵陪伴:学子们围坐老人身边,倾听岁月故事与家乡变迁,用真诚驱散孤独。团队还为每位老人建立专属档案,记录家庭、健康状况及需求信息,为村委会建立长效帮扶机制提供精准依据,让关爱不止于当下。
慰问孤寡老人
四、智启童心,点亮成长之路
助学活动通过英语小课堂、甲骨文探秘、化学小实验以及才艺表演与畅想未来等多元形式开展,为留守儿童打造了丰富课堂:英语小课堂上,团队成员用趣味互动带孩子们感受语言魅力,让基础表达在欢笑中扎根;甲骨文探秘环节,古老文字化作生动故事,孩子们在描摹与猜想中触摸传统文化脉络;化学小实验里,简单奇妙的现象让孩子们围拢观察,科学探索的好奇在眼中闪耀;才艺表演中,孩子们大胆展示歌声与舞蹈,稚嫩却真诚的表现尽显活力。这些活动既激发了他们对知识与传统文化的兴趣、播下科学探索的种子,也展现了孩子们蓬勃向上的精神风貌,以智启童心,点亮成长之路。
助学课堂
趣味甲骨文成果展示
五、守护安全,筑牢成长防线
实践团聚焦安全守护,开展了内容丰富的宣讲活动:防溺水教育中,团队成员结合动画视频与实操演示,为孩子们讲解游泳规范、自救方法及心肺复苏技能,助力提升应急处理能力;禁毒知识普及环节,通过图片展示与案例分析,揭露传统及新型产品的伪装,教授拒绝诱惑与及时报警的方法,引导树立“珍爱生命、远离危害”的意识;安全宣讲结束后,团队还组织了问答套圈游戏,孩子们踊跃参与,在欢乐互动中增进了感情,营造出和谐氛围。
安全知识宣讲活动
六、情暖乡居,传递人间温情
此次实践中,西京学院行健书院学子以“萤火”为名,用一堂堂趣味助学课点亮童心、一次次安全宣讲筑牢防线、一声声关切问候温暖乡居,将微光汇聚成照亮东川村的暖流,不仅为当地带来了看得见的物资帮扶与听得见的欢声笑语,更以脚踏实地的行动,生动诠释了新时代青年服务基层、奉献社会的责任担当。未来,团队将带着这份实践中沉淀的感悟,持续关注乡村的真实需求,在探索长效帮扶机制、创新服务模式的路上稳步前行,让这份源于青春的关爱与责任,在助力乡村振兴的道路上不断延续,为更多乡村角落注入温暖而持久的力量。
孩子们的快乐时光
西京学院行健书院“萤火照乡·助老助学”实践团
指导教师:张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