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 登录 | 注册 | 投稿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实践 > 实践总结 >

深耕葡园育人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葡萄酒学院曹辛庄教学实践基地纪实

来源: 编辑:黄秀鲜 莫海斌 时间:2025-08-09
导读: 深耕葡园育人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葡萄酒学院曹辛庄教学实践基地纪实 编辑:黄秀鲜 莫海斌 自1994年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葡萄酒学院创立以来,便肩负着开创中国葡萄酒高等教育、助力产业发展的使命。历经近三十载的探索与积淀,学院不仅在理论研究领域硕果累累...

深耕葡园育人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葡萄酒学院曹辛庄教学实践基地纪实

                                                                            编辑:黄秀鲜 莫海斌

 

自1994年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葡萄酒学院创立以来,便肩负着开创中国葡萄酒高等教育、助力产业发展的使命。历经近三十载的探索与积淀,学院不仅在理论研究领域硕果累累,更注重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曹辛庄教学实践基地便是这一理念的生动载体。作为学院连接课堂与产业、理论与实践的重要纽带,这里既是培育专业人才的“试验田”,也是推动科研创新的“主战场”,更是彰显学科特色的“展示窗”。

image.png

步入曹辛庄教学实践基地,仿佛走进一座立体的葡萄品种资源库与栽培技术博物馆。30多个鲜食葡萄品种在此争奇斗艳,从圆润饱满的户太八号到晶莹剔透的阳光玫瑰,每一颗果实都承载着品种改良的智慧;23个酿酒葡萄品种则各显风骨,赤霞珠的浓郁、霞多丽的清爽、梅洛的柔和在此汇聚,为教学与科研提供了丰富的样本;10个砧木品种更是默默守护着葡萄植株的健康,它们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的特性,成为研究葡萄抗病虫害、耐盐碱等课题的重要素材。

image.png

基地内5个特殊栽培技术展示棚与2个科研试验棚,犹如一个个“技术实验室”,将前沿的栽培理念与创新技术直观呈现。采用的简易避雨栽培模式,通过科学搭建的防雨设施,有效规避了雨水对葡萄生长的不利影响,降低了病害发生几率,这一模式不仅适用于我国南方多雨地区,也为北方雨季的葡萄种植提供了借鉴。

image.png

作为学院实践教学的核心阵地,曹辛庄基地为多门课程提供了鲜活的教学场景。《专业认知实习》中,新生们在这里第一次近距离接触不同品种的葡萄植株,通过观察叶片形态、果实特征,建立对葡萄产业的初步认知;《田园实习》则让学生们亲身体验葡萄种植的全过程,从定植、施肥、浇水到病虫害防治,每一项操作都凝聚着理论知识的实践转化;《冬剪实习》更是基地的“重头戏”,师生们在寒风中学习修剪技巧,理解如何通过修剪调节树势、控制产量、保证品质,让冰冷的剪刀成为塑造葡萄来年生长态势的“魔法棒”。此外,《葡萄栽培学》《葡萄品种学》等专业核心课程,也将课堂搬到了葡园之中,教师们结合实地植株讲解栽培理论、品种特性,抽象的知识点变得具体可感,学生们在观察、提问、操作中深化理解,实现了“做中学、学中悟”。

image.png

曹辛庄教学实践基地,这座扎根于土地的实践课堂,见证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葡萄酒学院对人才培养的执着追求,也承载着学院推动中国葡萄酒产业发展的责任与担当。在这里,每一株葡萄都在诉说着自然与科技的共生,每一次实践都是对专业精神的传承与发扬。未来,基地将继续以其专业性与实践性,为培养更多高素质葡萄酒专业人才、推动科研创新与学科发展贡献力量,在谱写中国葡萄酒教育事业华章的道路上稳步前行。

 


责任编辑: 黄秀鲜 莫海斌
声明:本文转自于互联网,若与实际情况不相符或存在侵权行为请联系删除。
【扫描二维码·分享本页面】
  • 关于我们
  • 版权说明
  • 服务协议
  • 我要投稿

  • Copyright © 2010-2021 陕西大学生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陕西大学生网 - 陕西大学生网通讯社运营的高校新媒体
    陕ICP备15014909号-3

    陕公网安备 61019702000276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