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 登录 | 注册 | 投稿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实践 > 实践总结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调研队深入贺兰山东麓探究葡萄酒产业新发展

来源: 编辑:辛皓天 时间:2025-07-31
导读: 2025年7月28日至30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探麓新酿·解语葡标”调研队在宁夏贺兰山东麓镇北堡地区开展为期三天的实地调研。该调研队由该校葡萄酒学院师生精心组建,聚焦葡萄酒新品开发、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酒地理标志以及葡萄酒标签设计对市场的影响。团队通...

2025年7月28日至30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探麓新酿·解语葡标”调研队在宁夏贺兰山东麓镇北堡地区开展为期三天的实地调研。该调研队由该校葡萄酒学院师生精心组建,聚焦葡萄酒新品开发、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酒地理标志以及葡萄酒标签设计对市场的影响。团队通过实地考察、专业访谈和数据收集,系统了解镇北堡附近多家酒庄的发展动态,为学术研究与实践应用提供第一手资料。

7月28日,调研队首站抵达宝实酒庄。庄主吴欢伟老师带领团队参观葡萄园、生产车间及酒窖,详细讲解酒庄的生产流程与品质把控。在访谈中,吴老师认可将地理标志比作“更严格的SC许可证”,强调其作为生产底线的意义,并坦言:“早期获得地理标志,更多是对合规的官方认证,消费者感知度有限。”随后,团队前往蓝赛酒庄,助理酿酒师吴志朋老师分享不同观点:“地理标志需依托品牌实力才能发挥作用。当前消费者更关注口感,轻柔型葡萄酒更受新兴市场欢迎。”他举例说明蓝赛酒庄通过创新产品与精准定位,成功将地理标志转化为品牌信任凭证。当天最后一站为志辉源石酒庄,讲解人员着重介绍酒庄葡萄酒不同产品,尤其是利用贺兰山东麓独特风土培育特色葡萄品种,并强调地理标志在塑造产品差异化优势中的关键作用。

P1052254中.jpeg

调研队成员与庄主吴欢伟老师交流访谈。辛皓天 供图

WechatIMG552 1中.jpeg

调研队成员与助理酿酒师吴志朋老师交流访谈。辛皓天 供图

7月29日,团队转战蒲尚酒庄。员工深入分析葡萄酒标签设计对市场的影响,指出:“标签不仅是视觉符号,更是品牌故事与风土特性的载体。”调研队观察到,蒲尚酒庄的标签设计融合地域文化元素,有效提升产品辨识度。随后,嘉地酒园的访谈聚焦技术创新与品牌建设:酒庄种植师裴泓凯老师展示酒庄如何通过如行间生草、有机栽培措施、株对株精细化管理等实现葡萄园生态可持续发展以及葡萄质量的保障。贺金樽酒庄之行则带来另一视角——“共享酒庄”,通过帮助果农实现一般农产品向高附加值葡萄酒以及其他产品的转变,实现人民增收,带动区域经济发展。7月30日,团队在留世酒庄,通过讲解人员对品牌的介绍以及酒庄的变化,感受到品质才是“硬道理”,同时宣传与推广也同样重要。

WechatIMG225中.jpeg

调研队成员在酒庄讲解带领下参观留世酒庄葡萄园。辛皓天 供图

截屏2025-07-31 00.48.51中.jpeg

调研队嘉地酒庄与种植师裴泓凯老师合影。辛皓天 供图

三天的调研中,团队发现贺兰山东麓酒庄对地理标志的认知呈现多元化:宝实视其为生产合规保障,蓝赛强调品牌驱动作用,志辉源石则注重其作为差异化工具。各酒庄普遍认同,稳定的品质是地理标志价值兑现的基础,而标签设计作为品牌传播媒介,需兼具文化深度与市场吸引力。调研数据还显示,年轻消费者对葡萄酒口感偏好明显转向轻柔风格,推动酒庄加速产品创新。此外,酒庄在平衡传统工艺与现代技术、强化市场教育等方面的实践,为地理标志的产业化应用提供了宝贵经验。

此次调研不仅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葡萄酒学院的学术研究积累了大量实证材料,也为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参考。调研队成员表示,未来将结合数据分析,撰写专题报告,探讨地理标志、品牌建设与市场需求的动态关系,助力产区提升国际竞争力。随着贺兰山东麓葡萄酒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建设的推进,产学研协同的深化有望进一步释放这一“黄金产区”的潜力。

风土在杯中,答案在行动。当葡萄藤的年轮继续生长,贺兰山东麓的酒庄正以品质为笔,书写地理标志的新篇章。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探麓新酿·解语葡标”调研队的故事未完,葡萄仍在转色,调研的脚步将继续丈量这片土地的未来。(通讯员 辛皓天)


责任编辑: 辛皓天
【扫描二维码·分享本页面】
  • 关于我们
  • 版权说明
  • 服务协议
  • 我要投稿

  • Copyright © 2010-2021 陕西大学生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陕西大学生网 - 陕西大学生网通讯社运营的高校新媒体
    陕ICP备15014909号-3

    陕公网安备 61019702000276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