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 登录 | 注册 | 投稿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实践 > 实践总结 >

河北省黄儿营村土地空间配置情况调研——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来源: 编辑:孙俊洋 时间:2025-08-27
导读: 在调研过程中,我们团队精诚合作,克服种种艰难险阻,最终完成调研工作。我们深知,精准认知土地国情是科学决策的基石。在起初确定选题时,可谓是千头万绪,又临近考试。一遍团队内部激烈讨论,一边与指导老师深入探讨,选题迟迟定不下来。经过半个月的反复...

在调研过程中,我们团队精诚合作,克服种种艰难险阻,最终完成调研工作。我们深知,精准认知土地国情是科学决策的基石。在起初确定选题时,可谓是千头万绪,又临近考试。一遍团队内部激烈讨论,一边与指导老师深入探讨,选题迟迟定不下来。经过半个月的反复权衡与思想碰撞,我们最终选择了河北省邢台市宁晋县黄儿营村作为典型研究对象,以小见大,通过数智化技术探索其成功经验对更广泛乡村地区的普适性价值,进而为优化乡村土地资源配置、激发乡村内生动力,特别是培育与发展面向未来的新质生产力提供实践支撑与理论镜鉴。

选题落定后,我们立刻围绕其开展深入调查与讨论。队员们分工合作,一方面在海量的网络文献和数据中搜寻有价值的信息,深入了解我国人多地少、区域差异显著的基本土地国情,以及城乡发展中土地利用面临的效率、公平与可持续性挑战;另一方面则着手准备实地调研,力求获取最鲜活的一线资料。奔赴黄儿营村的调研经历尤为难忘。炎炎夏日,酷暑难当,高温给我们的走访、问卷发放和实地踏勘带来了巨大挑战。汗水浸湿了问卷,烈日炙烤着玉米地,但团队成员互相鼓励、坚持不辍,最终成功收集到了宝贵的第一手数据,切身感受了该村如何通过科学规划实现土地集约高效利用,支撑其电缆特色产壮大与多元业态融合,正是土地优化配置赋能产业升级、孕育新质生产力的生动体现。

转入报告撰写阶段,与遥感和GIS相关的技术处理成为横亘在我们面前的又一座大山。空间分析、数据可视化等这些难题一度让我们进展缓慢。我们运用GIS技术,对黄儿营村的土地利用现状、空间格局演变、产业用地效率等进行精准解译与量化分析,构建了评价其土地配置空间配置的指标体系。庆幸的是,团队中有成员具备相关基础,成为攻坚克难的中坚力量。同时,我们也积极向指导老师请教。在合理的分工协作下——有人负责数据处理,有人负责模型构建,有人负责文字撰写,有人负责图表制作,我们最终啃下了这块硬骨头,完成了内容详实、技术扎实的调研报告。

参与此次调研,不仅增进了我们的专业知识与实践能力,特别是对遥感和GIS技术的应用有了更深了解,更锤炼了团队协作、沟通协调与解决复杂问题的综合素养。最终,我们不仅提交了一份满意的作品,更收获了宝贵经历、深厚的团队情谊以及对中国复杂土地国情下,如何通过精细化的土地空间治理(即土地空间配置优化)来适配和驱动以创新为主导的新质生产力发展这一重大时代命题更深刻、更接地气的认知。

责任编辑: 孙俊洋
声明:本文转自于互联网,若与实际情况不相符或存在侵权行为请联系删除。
【扫描二维码·分享本页面】
  • 关于我们
  • 版权说明
  • 服务协议
  • 我要投稿

  • Copyright © 2010-2021 陕西大学生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陕西大学生网 - 陕西大学生网通讯社运营的高校新媒体
    陕ICP备15014909号-3

    陕公网安备 61019702000276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