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 登录 | 注册 | 投稿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实践 > 实践总结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前往西安市养老机构开展调研活动

来源: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编辑:余欣雨 钟恩浩 时间:2025-08-25
导读: 叩问心灵关怀,解码精神需求满足之道 在这个蝉鸣悠长的盛夏,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文社会发展学院的学子们怀揣着人文关怀的炽热初心,踏上了前往西安康源养老机构的调研征程。我们以青春之名,将专业所学化作探访的脚步,聚焦银发群体,在康源养老院的庭院里、...

  叩问心灵关怀,解码精神需求满足之道

在这个蝉鸣悠长的盛夏,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文社会发展学院的学子们怀揣着人文关怀的炽热初心,踏上了前往西安康源养老机构的调研征程。我们以青春之名,将专业所学化作探访的脚步,聚焦"银发"群体,在康源养老院的庭院里、长廊下、活动室中,开启一场关于生命尊严与时代温度的深度对话。这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社会实践,更是一场充满温情的探索。我们走近这些被时光雕琢的面孔,倾听他们被岁月沉淀的故事,也感受着工作人员们如家人般的陪伴。

image.png

            图1 队员与机构主要工作人员合影


初见康源,温暖与秩序并行

来到康源养老机构,我们首先被一种宁静而有秩序的氛围所感染。每天早晨8点的晨会,就像一个大家庭的早点名,护士长、医生、康娱师和护工们围绕在一起,仔细地讨论着每一位老人的健康状况和精神状态。在这里,每一位老人都有专属的照护方案,细致入微到提醒喝水的具体时间。


image.png

图2 队员们在旁听机构晨会

工作人员带着我们参观了机构。在明亮宽敞的活动大厅,我们看到了老人们的生活日程表,也看到了他们与时光对话的照片墙。最让我们感动的是露天花园,老人们亲手种植的植物在阳光下茁壮成长,就像他们的生命一样,充满着希望

image.png

 

图3  大厅活动展板

一双双手的温度,一种平等的关系

在接下来的几天里,我们跟随介护师,亲身体验了他们的工作。我曾以为,这份工作是枯燥而机械的,但当我亲眼看到介护师们如何温柔地为老人按摩、喂饭,如何耐心地倾听他们那些重复了无数次的故事时,我才明白,这其中充满了深深的爱与尊重。

image.png

 

图4 介护师在对老人进行每日问候

在采访一位半身瘫痪的老奶奶时,她曾因为行动不便而情绪崩溃,觉得自己是个废人。那一刻,我感到心痛,却又不知所措。而介护师们却能以一种平等的姿态,像家人一样去开导她,告诉她即使身体不便,她的内心依然是宝贵的。这种不纵容、不居高临下的关怀,让老人重新找回了尊严与自信。

image.png

 

图5 队员在对老人进行深度访谈

还有一件有趣的事情,我遇到了一位近80岁却依然身体健康的老爷爷。在和他交流的过程中,他自豪地向我们展示起元素周期表的背诵,他很骄傲的说到了这个年纪他不仅可以“横着背”还能“竖着背”“倒着背”,受到我们的夸赞,爷爷脸上扬起笑容。这让意识到,在养老机构里,每位老人都不是一个简单的照护对象,他们有自己的个性和思想,他们也需要自己的声音被听见,需要被理解和肯定

image.png

 

图6 爷爷在讲述对化学的热爱

一个轮回,生命与温情的交织

在康源养老机构绘画活动中,我们仿佛看到了生命的轮回。老人们拿着油画棒,像我们小时候学习画画一样,天真专注烂漫。护士们会哄着般鼓励他们,并拍视频发给他们的家人,视他们如幼儿园的孩子

image.png

 

图7 老人正在参与机构组织的绘画活动

这种场景让我不禁感慨,生命就像一个圆,在时间的旅程中,我们又回到了最初的起点,而爱与关怀,则是这个旅程中最美的风景。

通过这次调研,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老年人精神世界的重要性。他们会感到孤独,会因身体缺陷而无助,但他们也渴望被理解、被关爱。康源养老机构的介护师们,就像一个个温暖的港湾,用他们的专业和爱心,守护着这些银发的童心。希望未来,能有更多的人加入这个行列,一起为银龄关怀贡献一份力量。

 


责任编辑: 余欣雨 钟恩浩
声明:本文转自于互联网,若与实际情况不相符或存在侵权行为请联系删除。
【扫描二维码·分享本页面】
  • 关于我们
  • 版权说明
  • 服务协议
  • 我要投稿

  • Copyright © 2010-2021 陕西大学生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陕西大学生网 - 陕西大学生网通讯社运营的高校新媒体
    陕ICP备15014909号-3

    陕公网安备 61019702000276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