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外学子三下乡:“农旅融合”开辟经济发展新路径,“产业振兴”织就乡村发展新画卷
为深入学习贯彻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 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在新时代、新形势的要求下稳步落实党和国家关于做好“三农”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推动乡村向着产业兴旺、生态宜居的方向转变。7月14日,西安外国语大学“‘五育并举’呵护儿童成长、‘老幼接力’守护非遗文脉——探索文化赋能乡村振兴与教育发展的现实路径”——中国语言文学学院枫火暑期社会实践团走进陕西省榆林市神木市麟州街道张王庄村,考察当地乡村产业振兴的实际情况,探究当地实现乡村振兴发展的独到经验和“看家本领”。
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强国。实现乡村振兴不仅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和关键环节,也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经之路和重要战略部署,是关乎当代中国发展的全局的重要一步。近年来,神木市政府积极贯彻党和国家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决策部署,大力支持各乡村积极探索乡村产业振兴路径,形成了一条真正符合当地实际乡村振兴之路、人民幸福之路。在各级领导机关的关怀和大力支持下,神木市麟州街道张王庄村充分发挥村庄近郊的区位优势和自身的土地优势,积极创新乡村振兴新业态,构建起了“文化与农旅深度融合”、集种植、采摘、旅游观光功能为一体的集体经济发展新模式。这一全新的发展模式不仅突破了当地乡村产业振兴发展的瓶颈期,也为当地经济发展和改善民生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活力。
图为村委会王书记介绍采摘园情况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邵珥晴供图
“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是乡村振兴战略的核心目标,也是张王庄村发展乡村特色产业和壮大集体经济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据村委会王书记介绍:“在探索乡村产业发展路径时,村委会领导班子始终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决反对以牺牲生态环境换取短期经济利益的思想,在与上级领导多次沟通探讨后,村委会决定在村庄范围内的荒山上种植桃树、杏树、樱桃树等经济作物,经统一规划后形成了农旅融合的特色种植采摘园。”张王庄村委领导班子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积极学习外省优秀的乡村发展经验,在产业振兴的道路中贯彻习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生态文明思想,在产业探索中寻找保护生态和发展经济的“最大公约数”,在乡村振兴中画出建设美好乡村与人民幸福生活的“同心圆”。
图为实践团成员与社区王书记合影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邵珥晴
科技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根本动力,也是乡村振兴发展的重要依托,坚持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农业发展,是做好新时代“三农”工作的重要环节,也是建设农业强国的必由之路。张王庄村种植采摘园始终把“科技赋能”作为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培育和增强自身优势的根本任务,将“太空种子”与“现代科技大棚”有机结合起来,开辟了一条具有当地特色的高品质农业发展道路。从生态优先到质量优先,从单一的种植经济到“农旅融合”的特色产业,无不体现着当地村委领导班子“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无不体现着当地政府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提升人民生活水平的坚定信念与基层智慧。农业高质量发展需要科技、农业高质量发展离不开科技。农业科技革命是新时代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农业强国的根本出路,也是推动农业转型升级发展的重要举措。在新时代的伟大征程中,要“用活”、“用好”科技,让14亿多人民的“饭碗”端的更稳、让人民的“钱袋子”更鼓,让科技真正服务于人民。
图为实践团成员与采摘园负责人合影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邵珥晴
“在实现共同富裕的道路上,一个也不能少、一个也不能掉队。”实现乡村振兴必须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发展依靠人民、发展为了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理念,全国上下“勠力同心”,共同描绘社会主义现代化农业强国的新蓝图。
(通讯员:张效宁)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