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农学子三下乡:行在怀来,思在我心
在7月20日,我跟随调研队走访了怀谷酒庄、艾伦酒庄和紫晶酒庄。
在怀谷销售店面,负责人解开了我昨天不理解不做低端酒,而攻精品酒的疑惑。一是低端酒存在许多竞品,比如啤酒、软饮料等,竞争大、销售难。导致许多周边做低端酒的酒庄接连倒闭。第二是因为原料难收。原先从周边村子收取葡萄,其质和量都难以保证。如今农村人口流失空心化严重,年轻人外出打工,原先种植的农户年纪大难以承担种植葡萄的辛苦劳作,葡萄都统统砍掉换种好养的玉米。
也和我们谈及了政府在电商销售方面扶持投入,同时也有开办活动,如音乐节,创建平台进行推广,最后并没有好的成效,反而对不少小企业造成了亏损。他认为这些措施其实没有完全搞对方向,没有触及真正的需求:葡萄酒产业种、酿、销售不在一条线上,处处存在不平衡不对等。葡萄酒酿造素有“七分原料,三分技术”的说法,葡萄种植和酿造不在一条线,导致葡萄质量难以保证。酿酒的酒庄由于酒类特殊性难以直接通过电商平台销售,不得不通过线下经销商,导致中间环节费用高,成本难以下降,酒价自然高,增加了销售的难度。不过现在政府也有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它们收购农户的土地,进行地块整合,管理三年后再交给企业进行生产,也便于葡萄田升级机械化。
虽然处处体现出艰难,酒庄不好经营,不过负责人也表现出乐观与希望,向调研队传递了怀谷一定会坚持下去、挺过产业寒冬的决心与信心。
艾伦酒庄在目前参观的多个酒庄里,我认为是最有特色的。从种、酿、经营上这三个方面上都很有亮点。
种植方面,葡萄采用了水平龙干的架型,这是深度切合酒庄葡萄园情况需求的一种树型,好处多多。首先对葡萄的保护好,在埋土防寒阶段可以做到只剪枝不动杆,直接盖上沙土就好,避免了工人暴力操作伤害葡萄树,延长葡萄寿命。葡萄高度也比较统一,即看起来整齐美观,又便于机械化采收。由于种植的土壤是沙土,比起将葡萄埋在地里导致沙尘飞扬,这种方式能起到防沙作用。唯一坏处是葡萄容易沾上沙土。据负责人介绍,这种树型是经学院李华教授考察建议种植的。
在酿造方面,艾伦酒庄采取重力发酵法。将葡萄果粒从三米的高度摔下从而摔碎葡萄,省去压榨的步骤,同时也能更大程度地保留葡萄本身的香气和风味。发酵采用的是上窄下宽圆台型,能够扩大发酵时浸渍葡萄皮的体积,使酒体颜色更深。
在经营方面是很有创新的。艾伦酒庄利用地处北京周边,临山临河、风景优美的地理优势,将酒庄、地产和旅游深度结合,吸引城市人口来养老定居、旅游休闲。将一部分葡萄园转化成住宅区,不仅降低了葡萄种植成本、引入资金,也通过把酒卖给业主进行内销解决了酒的销售问题。在我看来,这是非常新颖、难得的一种破局求存之路。对于当地来讲,在提高当地名气的同时,推动了经济发展。
在紫晶终于解开了我的困扰:为什么橡木桶中间要涂成红色。就是因为在干红陈酿阶段会需要将酒液提取进行质检,难免会滴落在酒桶上产生红色的痕迹。如果将橡木桶中间涂成红色就能掩藏酒痕,更加美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