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 登录 | 注册 | 投稿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实践 > 实践感悟 >

西农学子三下乡:从怀谷酒庄看农户与收购厂合作模式的局限性及可

来源: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编辑:黄星硕 时间:2023-07-22
导读: 在怀来产区进行的酒庄调研过程中,我们了解到怀谷酒庄会作为农产品加工厂从农户手中收购葡萄果实,来满足酒庄整个加工线所需要的果实数量。 这种模式减轻了农户收获果实后售卖的工作量,消除了对果实堆积无法卖出导致损失的顾虑。农户所需要做的只是收获后送...

在怀来产区进行的酒庄调研过程中,我们了解到怀谷酒庄会作为农产品加工厂从农户手中收购葡萄果实,来满足酒庄整个加工线所需要的果实数量。这种模式减轻了农户收获果实后售卖的工作量,消除了对果实堆积无法卖出导致损失的顾虑。农户所需要做的只是收获后送到酒庄,就可以获得一定的收入。

酒庄方面同理,省去了土地,苗木以及田间管理的成本,如果对接的农户数量足够多,那么在榨季酒庄不仅成本降低而且效率也会有很大程度的提高。放眼整个地区,可以保证当地农民的年收入,且形成规模化产业链的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传播了葡萄酒文化。

image.png

但是这种模式仍存在很大的局限性。首先,葡萄作为一种水果,它的田间管理的劳动量和难度都大于普通的农作物,当地农民很少具有相关的专业知识,导致秋季收获的果实质量无法达到最高,甚至会出现减收,少收,甚至无收的情况其次,这种合作对于大部分农户来说与种植其他作物并无不同,只是作为一种稳定收入的方式。

那么一旦出现比这种作物劳动量更少,收入更高更稳定的作物,这种浅层的利益合作关系就会被打破,农户们很容易就抛下酒庄,这也是怀来产区很多葡萄地现在被农户改成玉米地的一大原因。最后,农户与酒厂的合作并不能够形成一个良好的循环,只是止步于酒厂作为卖家买走葡萄果实,至于酒厂加工出的葡萄酒,农户们却鲜少问津,这其实只是将农户卖不出去水果的压力转移到酒庄压仓库的酒款身上,似乎并没有达到我们所想象的“良性”的效果。

image.png

对于以上问题,我们设想了一些可能解决的措施:酒庄或者当地政府可以找来一些具有专业知识的人员对农户进行种植培训,提高农户手中葡萄果实的质量;酒庄方面可以开发面向农户们的产品,拓宽商品的流通渠道,我们实现了果实从农户到酒庄的售卖,那么产品从酒庄到农户也理应能够实现,这才是我们理解的良性循环的合作模式。同时对于农户们来说,原料来源于自己手下,那么他们相对吃的安心,在一定程度上会提高农民们的自豪感和幸福感,处于这份荣誉感,他们也会自发地向亲戚朋友推荐相关产品,推荐这种生产合作模式。

责任编辑: 黄星硕
【扫描二维码·分享本页面】
  • 关于我们
  • 版权说明
  • 服务协议
  • 我要投稿

  • Copyright © 2010-2021 陕西大学生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陕西大学生网 - 陕西大学生网通讯社运营的高校新媒体
    陕ICP备15014909号-3

    陕公网安备 61019702000276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