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交通与产业协同:陕工大实践团为香山村发展献策
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大学“链动安康,商贸筑梦”暑期社会实践团在安康市流水镇香山村的调研工作已近尾声,团队针对当地交通与产业发展的协同问题进行了重点研究,并结合调研结果提出了一系列具有针对性的建议,旨在为香山村的发展提供切实可行的思路。
香山村的养蜂、养牛、油茶等产业,因交通不便而面临着“产得出、运不出、卖不好”的困境,这一问题成为制约村庄发展的核心矛盾。实践团通过实地考察、座谈交流等方式,深入分析了交通与产业发展的内在联系,认为只有实现交通与产业的协同发展,才能从根本上改变香山村的发展现状。
从短期来看,解决交通问题的紧迫性尤为突出。实践团建议,优先对香山村通往乡镇的主干道进行升级改造,拓宽路面、硬化处理,确保中小型运输车辆能够安全、顺畅通行。同时,对村内连接各产业点的支路进行修缮,方便农产品的集中转运,减少短途运输成本。在道路改造过程中,可结合当地地形特点,避开易塌方、积水的路段,提高道路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
在解决交通“硬件”问题的同时,还需优化物流“软件”服务。实践团提出,可依托乡镇物流站点,建立香山村农产品运输接驳点,由接驳点负责集中收集村内农产品,再统一对接外部物流公司,通过规模化运输降低单位物流成本。此外,可探索“农产品+客运”的运输模式,利用农村客运车辆的空余空间,捎带运输小型、轻量的农产品,提高运输效率。
产业发展方面,实践团建议香山村立足自身资源优势,在交通改善的基础上,推动特色产业提质增效。养蜂产业可引进优质蜂种,推广科学养殖技术,提高蜂蜜品质和产量,并开发蜂蜜衍生品,延长产业链;养牛产业可建立标准化养殖基地,提升肉牛品质,打造区域性品牌;油茶产业可引进加工设备,在村内进行初加工,提高产品附加值,同时探索油茶林生态旅游,实现“种植+旅游”融合发展。
为了更好地对接市场,实践团建议香山村加强与外部市场的联系。通过参加农产品展销会、利用电商平台等方式,宣传推广村内特色农产品,拓宽销售渠道。同时,可与大型超市、餐饮企业等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形成稳定的销售网络,减少对本地中间商的依赖,提高村民的收益。
在人才与技术支撑方面,实践团提出,香山村可借助交通改善的契机,吸引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为产业发展注入活力。同时,可与农业院校、科研机构合作,邀请专家进村开展技术培训,指导村民科学种植、养殖,提升产业的科技含量。
实践团强调,交通改善与产业发展是相辅相成的系统工程,需要政府、村集体、村民以及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政府应加大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推动交通基础设施升级;村集体应发挥组织协调作用,整合资源,引导产业有序发展;村民应积极参与,主动学习新技术、新方法;社会各界则可通过捐赠、帮扶等方式,为香山村的发展提供助力。
实践团指导老师表示,团队将把这些建议细化为具体的实施方案,提交给当地相关部门,并持续关注香山村的发展动态,为村庄的交通改善和产业升级提供力所能及的支持,助力香山村走出一条交通顺畅、产业兴旺、村民富裕的乡村振兴之路。
下一篇:没有了